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

ID:42166089

大小:761.3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9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_第1页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_第2页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_第3页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_第4页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1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1.(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题)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答案】B【点拨】【结束】2.(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2题)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A.主观随意B.轮番而治C.三权分立D.

2、依法治国【答案】A【点拨】【结束】3.(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3题)“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的l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C【点拨】【结束】4.(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4题)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帝德乾坤大,

3、皇恩雨露深”这反映出()①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②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④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点拨】【结束】5.(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5题)“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该诗描述的事件应当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点拨】【结束】6.(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6题)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

4、座淡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点拨】【结束】7.(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7题)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这里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是指()A.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B.市场经济的恢复C.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D.计划经济的建立【答案】A【点拨】【结束】8.(2012年1

5、月德州市期末8题)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答案】D【点拨】【结束】9.(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9题)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光荣革命”D.工业革命【答案】B【点拨】

6、【结束】10.(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0题)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l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答案】C【点拨】【结束】11.(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1题)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l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A.发生在抗战前

7、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答案】C【点拨】【结束】12.(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2题)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答案】B【点拨】【结束】13.(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8、》中说:“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30年便能达到第三个10亿人”。世界人口达到“第三个10亿人口”时的中国人口()A.大幅度增长B.下降C.增长乏力D.不增不降【答案】B【点拨】【结束】14.(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4题)右表为“l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进一步发展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中国综合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