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学绪论(2003)

1美学绪论(2003)

ID:42762962

大小:5.18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9-22

1美学绪论(2003)_第1页
1美学绪论(2003)_第2页
1美学绪论(2003)_第3页
1美学绪论(2003)_第4页
1美学绪论(2003)_第5页
资源描述:

《1美学绪论(20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主讲教师:洪畅授课时间:2010-2011第二学期学分:2学分必修课使用教材:叶朗,《美学原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考核方式:考勤(15%),平时作业(15%),期末考试(70%)课程信息课程内容绪论什么是美学第一编审美活动第一章美是什么第二章美感的分析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第二编审美领域第四章自然美第五章社会美第六章艺术美第七章科学美第八章技术美第三编审美范畴第九章优美与崇高第十章悲剧与喜剧第十一章丑与荒诞第十二章沉郁与飘逸第十三章空灵第十四章美育第十五章人生境界绪论: 什么是美学绪

2、论: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三美学研究的对象四美学的学科性质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六怎样学习美学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学学科名称的历史与学科本身的历史西方美学的发展阶段与中国美学的发展阶段Aesthetic:鲍姆加通1750年首次提出。(“感性学”)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学科名称的历史学科本身的历史(波兰)塔塔科维奇: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3、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先秦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时期清代前期近现代西方美学发展阶段中国美学发展阶段1、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各种艺术实践交织在一起。《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一)源远流长的美学思想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毛诗序》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先秦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

4、《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发展方向魏晋南北朝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玄学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唐、五代、宋元时期继续发展儒家、道家、禅宗美学清代前期总结时期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体系2、西方:西方古代文明中早就蕴涵着美学的精神。9世纪--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也是西方美学的源头。柏拉图:古希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美学家之一。首次提出“美的本质”问题,认为“审美就是对美的理念的彻悟,是灵魂在狂迷状态中对美的理念的回忆”。亚里士多德: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称为“欧洲美学的奠基”,其论著《诗学》是西方

5、美学的法典。“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知—理性认识的学问—逻辑学意—道德活动的学问---伦理学情----感性认识的学问----?《审美学》即Aesthetica(二)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人类的心理活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确立美学作为独立学科最早由德国古典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提出:Aesthetic(感受学)1735年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鲍姆嘉通首次提出“Aesthetic”——为了与“理性知识”相对而言。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美学之父康德:德国古典美学奠

6、基人代表专著《审美判断力批判》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代表专著《美学》《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生命在于显现”席勒:开创美育先河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美学学者新世纪第一位美学代言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美学跨入近代美学的转折点艺术巨人:达.芬奇、莎士比亚马克思的美论思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马克思的美论包含重要思想:“美召唤人类创造历史、改变命运、走向更新更美好的未来”。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当代:两次美学

7、热潮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蔡元培:美育和艺术教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美在意象朱光潜宗白华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美在意象朱光潜: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罗齐的“直觉说”、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诗论》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美在意象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黑格尔《美学》(三卷共四册)维柯《新科学》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

8、也是成就斐然的翻译家,译作: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美在意象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宗白华: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美在意象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