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液体制剂-5

药剂学 液体制剂-5

ID:42801485

大小:419.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9-23

药剂学  液体制剂-5_第1页
药剂学  液体制剂-5_第2页
药剂学  液体制剂-5_第3页
药剂学  液体制剂-5_第4页
药剂学  液体制剂-5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剂学 液体制剂-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分散一种液体另一种液体乳剂非均相概念第七节乳剂2、乳剂的组成、种类、特点1)基本组成:水相waterphase(W)—水或水溶液;油相oilphase(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乳化剂—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根据内、外相不同,乳剂可分为水包油型(简写O/W型)和油包水型(简写为W/O型)及复合型乳剂(或称多重乳剂)。水包油型油包水型2)乳剂的种类O/W2)乳剂的种类内相外相水包油W/O内相外相油包水复合型

2、乳剂单乳剂W/O/WO/W/O水包油包水内水相外水相油包水包油内油相外油相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乳白色油状色近似稀释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导电性导电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水溶性颜料外相染色内相染色油溶性颜料内相染色外相染色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2、相体积比(φ)相体积比(φ)=分散相体积乳剂总体积×100%根据大小分类1.普通乳—1~100m。2.亚微乳—0.1~1.0m3.毫微乳—10~100nm纳米乳4.复乳—50μm以下W/O/W,O/W/O3)乳剂

3、的作用特点①液滴的分散度高ー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②油性药物的乳剂ー计量准确,服用方便;③O/W型乳剂—可掩盖不良味道;易于服用④外用乳剂ー改善药物对皮肤、粘膜的透过性,减少刺激;⑤静脉注射乳剂ー体内分布快、有靶向性。二、乳化剂分散相分散于介质中,形成乳剂的过程称为乳化。除所需油、水两相外,加入的能够阻止分散相聚集而使乳剂稳定的第三种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的作用是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乳剂的粘度,并在分散相液相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界面膜或形成双电层.(一)乳化剂的基本要求:①有较强的乳化能力:降低油水两相间的

4、界面张力,形成牢固的乳化膜;②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无毒,无刺激性,(口服、外用、注射给药)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酸、碱、辅助乳化剂(二)乳化剂的种类1.天然乳化剂⑴阿拉伯胶O/W,黏度低,易分层⑵西黄蓍胶乳化能力差⑶明胶易腐败,需加防腐剂⑷磷脂内服/外用/注射用⑸杏树胶、胆固醇、其它2.表面活性剂类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W型: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等一价碱金属皂,以及有机胺皂W/O型:硬脂酸钙等二价碱金属皂常作为外用乳剂!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乳化剂的特点:1、内服:毒性小2、静脉:无毒性(无溶血

5、)PluronicF68:毒性小、静脉给药3.固体粉末类微细不溶性固体粉末,可聚集在油-水界面形成固体微粒膜。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定乳剂型!θ<90°时形成O/W型乳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硅皂土、白陶土等;θ>90°则形成W/O型乳剂: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炭黑等。乳剂的附加剂1.辅助乳化剂(增加乳剂的稳定性如增加稠度)2.防腐剂(增加乳剂的稳定性)3.抗氧剂(增加药物的稳定性)4.甜味剂及香料(改善乳剂的口感)混合乳化剂的应用1、乳化剂的HLB值应与油相所要求的HLB值一致2、混

6、合乳化剂的HLB计算乳化剂的选择:乳剂类型(O/W,W/O)给药途径(口服、外用、注射)乳化剂性能混合乳化剂的选择三、乳剂的制备制备方法(1)干胶法:油+乳化剂4:2:1(阿拉伯胶)(2)湿胶法:水+乳化剂(树脂类药物)(3)直接混合法油+水+乳化剂(天然胶类、固体微粒)水乳剂油乳剂乳剂新生皂法植物油碱搅拌或振摇乳剂硬脂酸、油酸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等新生皂(钠皂、有机胺皂为O/W乳化剂,钙皂则为W/O型乳化剂)此法多用于乳膏剂的制备机械法乳匀机乳剂油相水相乳化剂本法系借助机械提供的强大能量制成

7、乳剂,可不考虑混合顺序。(1)搅拌乳化机械(2)乳匀机(3)胶体磨(4)超声波乳化器不同乳化设备制成的乳剂粒径乳钵和杵棒2.高速搅拌器3.胶体磨4.超声波乳化器5.高压乳匀机微乳的制备复合乳剂的制备O/W/O,W/O/W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1)亲油性药物——溶解于油相;2)亲水性药物——溶解于水相;3)药物既不溶于油相也不溶于水相——用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药物,制成乳剂。四、乳剂的不稳定性分层絮凝转相合并破裂酸败1.分层(乳析)乳剂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液滴上浮或下沉的现象。产生原因: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

8、密度差造成。特点: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外观较粗糙,容易引起絮凝甚至破裂2.絮凝分散相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形成疏松聚集体。产生原因: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同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相比等因素有关。特点: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液滴及乳化膜完整,但稳定性降低,表示趋于合并破裂3.转相某些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乳剂类型的改变。O/W型乳剂W/O型乳剂产生原因:乳化剂的性质改变:O/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W/O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