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ID:42919991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1页
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2页
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3页
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转移瘤57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57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多发性脑转移瘤39例、单发18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原发病灶最多来源于肺癌。结论:CT为临床诊治脑转移瘤提供重要的信息,颅内占位性病变,并有明显原发病灶者有助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是肺部CT检查非常必要。关键词脑转移瘤CT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54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脑转移

2、瘤患者57例,男43例,女14例。年龄36〜78岁,平均58.3岁。主要表现为头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偏瘫,部分表现为癫痫、视力模糊、失语、意识障碍等。CT扫描方法:使用PICKERI.Q.XTRACT,及东软NeuVizDual型。采用0M线为基线,自颅底向上连续扫描10〜14层,层厚、层距各为7mm、10mm,部分关心区域5mm或2.5mm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采用团注法外周静脉注射安其格纳芬或碘海醇80mlo结果CT表现:①肿瘤分布:病灶位于幕上47例占82.5%,幕下4例占7.0%,幕上幕下并存6例占1

3、0.5%o大多数幕上转移瘤位于灰白质交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本组病例占77.5%o②数目:多发病灶41例占71.9%,其中2个病灶有14例,两个以上病灶9例,单发病灶18例。③形态和密度:平扫瘤体呈结节状等密度或低密度影43例占75.4%,呈高密度影9例占15.8%,呈混杂密度影5例占8.8%o增强扫描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呈环状强化42例,均匀结节状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9例;本组病灶内未见钙化。④瘤周水肿大多数明显,以中重度水肿居多,本组仅1例无灶周水肿。6例轻度水肿,水肿大部分呈指压样改变,幕上病灶表现侧脑室

4、受压变窄,中线结构移位。幕下病灶表现为基底池、四脑室受压变形。讨论颅脑转移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3%〜10%,男性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女性则为乳腺癌,儿童罕见。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等,10%〜15%查不到原发瘤。多经血行转移至脑,亦可直接侵犯或经脑脊液循环种植转移。转移灶主要位于脑内,少数可见于颅骨的脑膜,CT平扫时脑内转移瘤多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度,病灶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多数脑转移瘤能平扫所显示,因绝大多数转移瘤血供丰富

5、,且肿瘤血管允许对比剂渗入肿瘤内部。所以增强扫描能显示更多病灶,使其更为清楚。强化程度决定于肿瘤的细胞类型和血供丰富程度,实质性肿瘤呈均匀强化。而坏死囊变者增强扫描表现为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当肿瘤中有出血或坏死液化时会出现不均匀强化。本组大多数转移灶分布于幕上大脑半球,好发于额顶叶,其次为颖枕叶;瘤周常有明显水肿,平扫所显示的低密度水肿不易与低密度的瘤体鉴别,增强扫描后瘤体强化而水肿不强化,较易判断瘤体的大小及水肿范围。常有“小病灶,大水肿”征象。水肿往往累及脑白质而脐砥体较少侵犯,形成典型的“佛手状”或'‘指套

6、样”征象,是脑转移瘤的特征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脑内转移瘤多见中老年人,好发于大脑半球,多发生脑灰、白质交界处。左侧多于右侧,顶额叶多见;往往形成“小病灶,大水肿”特征性表现。因此在原发肿瘤已经明确,而以后出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征象者,诊断不困难。多发性脑转移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脑脓肿:多发生于皮髓质交界区,也易发生坏死,病变周围水肿较明显,但边界较规则,而转移瘤尽管也呈圆形或类圆形,但边缘不规则,呈浅分叶状,增强后前者为均匀一致或均匀环状明显强化,后者为不均匀性囊壁厚薄不均强化,加之临床上有感染病史及相关检查有

7、助于二者的区别。②多发性脑梗死:周围水肿轻和占位效应轻或无,强化不明显。③胶质瘤:成年人的胶质瘤一般多发生在大脑半球的任何部位,并多位于髓质内,病灶大小不一,一般发现时已较大,肿瘤周围水肿相对较轻,而转移瘤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或皮质内,可达脑表面,病灶一般较小。④脑膜瘤:平扫多为稍高密度,可伴有砂粒状钙化,增强后瘤灶明显强化,密度均匀,基底宽,与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可伴有邻近的颅骨骨质改变。⑤结核瘤:青少年多见,好发于后颅窝,有肺部结核病灶。⑥多发性硬化:病灶好发于侧脑室周围,两侧对称,可自行消失。⑦原发淋巴瘤

8、:多呈等、高密度,病灶分布于基底节、额颖叶、脐砥体及脑室周围白质,强化多较均匀。总之,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应充分认识瘤周水肿与解剖之间关系,积极寻找颅外肿瘤特别是肺部肿瘤有助于诊断,减少误诊率。参考文献1冯亮,陈君坤,卢光明,许健.CT读片指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2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