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

ID:42946613

大小:4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3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_第1页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_第2页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_第3页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_第4页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普传播技术资料豫北低海拔地区夏季香菇栽培技术香菇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又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香菇是我国出I」创汇的传统土特产Z-O近几年,国际香姑市场逐步发展,需求量与H俱增,秋、冬、春菇货源充足,而夏季由于气温高,鲜菇缺货。若在气温最高的7、8、9月份鲜菇源源上市,则货俏价高。一、栽培季节的安排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其菌丝在5〜32°C均可生长,但以24〜27°C最为适宜。1()°C以下或3()°C以上生长缓慢,如果温度超过34°C时菌丝停止生长,颜色变黄;36°C时菌丝受到严重挫伤,颜色变红;40°C以上菌丝则死亡。原基分化形成子实体的温度在5〜2

2、5°CZ间,最适温度为15°Co幼菇一旦形成,即使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仍能生长发育,不过长出的菇品质并异很大。高温时,生长快,肉薄柄长,质量弄;低温吋生长慢,菌柄短而粗壮,菌盖肥厚,质量好。针对香菇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在进行反季节栽培时一定要结合木地实际气温情况,选择与Z相适应的菌株作为生产用种至关重要。武香1号和931等菌株,在气温34°C时也能大量岀菇,但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是目前豫北地区较理想的夏季栽培品种。豫北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栽培香菇,耍求在6月上旬开始出菇,其投料制袋应安排在3月中下旬,5月下旬即可将菌筒搬至菇棚或杨树林地进行栽培管理。如果太早制袋,气温低,菌丝

3、生长慢,菌筒长不好;太迟,则制袋时气温高,容易烧菌,而且头潮菇很难出好,从而彩响整个栽培过程。二、生产袋制作(一)原材料准备最好选用栋树类木屑,粗细适当,大的如绿豆大小,小的如小米粒大小,干燥,不霉,陈的比新的好。桑树、苹果树枝条粉碎,单独使用或加入30-50%的栋树木屑均可。树木屑如杨、柳、桐、槐等木屑均可做培养料,但菇的产量和质量不如栋树木屑,最好和栋树混合使用。农作物秸秆,如大豆秆、玉米芯,棉秆等,只要不霉变,粉碎后均可使用。秋皮一般要新鲜、不霉、无虫蛀。(二)配料木屑(栋树火锅树木页)70%〜8()%棉籽壳10%〜15%缺皮10%~15%石膏1%口糖1%防污剂0.5%料:水=1:0

4、.8〜0.9上述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反复搅拌均匀。加水量视料的质量、天气情况等适当增加或减少。如晴天风大适当多些,阴天、雨天适当少些。(三)装袋选用宽15厘米,厚5丝的低压聚乙烯香菇专用套袋,耍求厚薄均匀、无砂眼、耐拉。截成长55厘米,一端均匀打小褶用线扎紧,再用烛火烧熔化,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不耍过实或过松,以手拖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料袋两端不卜•垂为度。装实后用线扎口,先直扎,再折弯扎紧,防止灭菌时蒸气从没扎紧的袋口进入袋内,造成水袋。扎口时要把袋口部粘着的培养料擦净再扎,防止杂菌从此处污染。装好的袋要轻拿轻放,不可直接摆放在土地上,下边铺

5、上麻袋、编织袋等物,防止沙粒刺破料袋,造成微孔,造成杂菌感染和水袋。每袋约装干料1公斤,湿重1.5-1.8公斤左右。(四)灭菌大火攻头,争取在4~6小时内达到100°C,达到100°C后不掉火,不降温,保持16〜20小时(或更氏),即可达到灭菌效果。蒸好的料袋气味芳香,深棕褐色,色泽一致。停火后闷一夜,当料温降至70°C左右时,抢温出锅,迅速运入接种室,抢温出锅起到巴氏灭菌的作用,可杀死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抑制孑包子及芽砲的萌发,可有效地防止杂菌感染。(五)接种接种在接种箱内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前接种人员先用消毒酒精洗手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接种用的所有工具,都要火焰消毒。菌种瓶外壁用酒精棉

6、球擦干净,在酒精灯上方拔去棉塞,挖去上层1米厚的老菌皮,整块把菌种取出,迅速接入穴内,尽量不要把菌种打碎。每袋正面打3穴,背而打2〜3穴,梅花形排列,打一而接一而,穴要点满,要压实,略突出袋而,不可凹陷。菌种块完全把穴口盖严,不留缝隙。如采用枝条接种,可采取直接插入,或用竹签破膜插入的办法,不要完全插入,袋外留有0.2〜0.3厘米,封住穴口。(六)发菌菌袋发菌培养是一项认真、细致、时间较长的复朵工作,从接种至菌袋达到生理成熟全过程需50〜60天左右,因香菇是恒温发菌,变温出菇的菌类,整个发菌期要求基本恒温24±2°C,相对湿度70%以下,暗光、通风。发菌温度要恒定在22〜26°C(料温),

7、绝对不能过高过低。如长期高于27°C或低于20°C,培养菌袋时间要延长,出菇期推迟,11菇的产量、质量欠佳。菌袋成熟后(约60天),再把料温升到27-28°C,继续培养4〜5天,然后把温度突然降下来,使温差在10°C以上,时间3〜4天,进行催蕾处理。第一批菇岀的量大、整齐。如长期处于18〜20°C条件以下,菌袋起疣状物,不转色,形成白袋,不出菇或出畸形菇,有效积温必须达到1200°C以上才能出菇。前期24°C菌丝发育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