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

ID:43235756

大小:1.07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10-06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_第1页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_第2页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_第3页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_第4页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突发事件应对本讲主要内容:导语:突发事件应对的背景分析一、突发事件的内涵、分类、成因与特点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内容三、突发事件应对的科学体制四、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构建五、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六、如何提高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语:突发事件应对的背景分析1、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发时期①各类突发事件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②参与突发事件的总人数呈大幅增加趋势③参与突发事件的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④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别齐全⑤非理性、非法的表现形式比例上升2008年江南雪灾3.14拉萨事件2008年4月28日山东火车相撞5.12汶川特大地震6.28瓮安事件7.1闸北袭警事件7.3海口八旬老

2、人堵路事件7.19孟连事件中的自卫弹7.21昆明公汽爆炸三鹿奶粉事件9.08山西襄汾尾矿垮坝事件玉树地震广东洪水2、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意义重大①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和平时期,突发事件产生的种类、规模、范围、频率、力度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晴雨表。②是把握执政规律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在走向执政党的历程中十分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如“七·七”事变后,我党发表抗日宣言,挥师北上;西安事件中,我党借势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上,突发事件往往关系政权存亡,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突发事件研究可以让执政者通过调整公共政策,协调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缓解、化解社会矛盾,从而巩固执政基础。③是检

3、测政府应变能力的重要标尺应变能力是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能力包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政府的灵敏度是政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一、突发事件的内涵、分类、成因与特点1、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他事件。2、突发事件的分类★从原因的角度划分:自然灾害型、社会灾难型★从范围的角度划分:微观突发事件,一国或国内突发事件、国际突发事件★从再生性的角度划分:一次型、反复型★从根源性的角度划分:原发性、衍生性自然灾害型一种是气象灾

4、害:如雪灾、风灾、雹灾、寒潮、热潮、水灾、火灾等二种是地质灾害:如地震、地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等三种是生物灾害:如虫灾、生物全球化、病毒等本讲是从形成原因的角度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与分析:社会灾难型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型、民族政治型、生产管理型、经济纠纷型、金融风险型、文体娱乐型、社会治安型等。3、突发事件的成因①自然灾害型的主要成因自然规律引发生态环境的平衡格局遭受破坏,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预警失败或预警水平低下缺乏防范预案或预案质量不高②社会灾难型的主要原因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恶化民族、宗族、宗教间利益矛盾激化公共政策对部分人利益造成损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历史遗留问题和自

5、然资源权属纠纷缴化基层组织运行出现偏差非法集资和金融风波问题的暴露领导干部腐败部分组织和个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4、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突然性突然性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客观突然性,从发生到发展,如引爆爆炸装置般,瞬间剧变,令人措手不及。这种危机占大多数。二种是主观突然性,其发生、发展有较长的过程,但由于人们的忽视,一旦突然正视,有强烈的主观冲击性。★破坏性突发事件往往是各类矛盾的集中暴露,一般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社会稳定乃至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破坏性。★难以预测性虽然少数突发事件在事前已有蛛丝蚂迹,如上访者情绪越来越激动,上访次数越来越频繁,有的被少数不法之徒暗中操纵等。但相当

6、一部分则是难以预测的。★复杂性一是类型多样。不同的突发事件有着不同的产生原因和行为目的。二是矛盾呈交织状态。三是过程呈反复之势。★连锁性突发事件波及很快,处理不及时会发生连锁反应,引发灾害链。★影响性一经产生往往传播迅速,影响巨大,引起广泛关注,负作用大且持续时间长。二、《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该法正式生效此举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事件进入了法治化新阶段1、《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过程和重要意义(1)立法过程(2)重要意义首先,《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建立了一个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相适应的完备、系统的应急框架体系,

7、对政府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其次,《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依法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种行为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对促进政府在非常态管理下的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内容(1)、立法目的:直接目的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的应对行为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