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曾国藩传》的有感

优秀读《曾国藩传》的有感

ID:43478186

大小:14.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6

优秀读《曾国藩传》的有感_第1页
优秀读《曾国藩传》的有感_第2页
优秀读《曾国藩传》的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秀读《曾国藩传》的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曾国藩传》有感曾国藩的廉政观曾国藩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大儒,他5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向,成就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事业,在腐败的晚清官场不入浊流,不陷卑污,对我们今天如何廉洁做人,防贪惩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值得我们深思。自律方面,日三省吾身。曾国藩对日常个人行为修养的反省,除师友之间互相帮助监督之外,主要是靠写日记和自学来进行强化。有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早上起来想起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别人得了好处,心里很羡慕”。

2、于是他就开始进行自我批判,“每天讲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灵魂深处却那么羡慕金钱,这很卑鄙”。一天,他到朋友家去拜访,知道这个朋友得了一笔别敬,心里很羡慕。回来后,他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刚刚进行了自我批评,下午又犯这个毛病,真可谓下流”。翰林院清闲,给了他读书的好机会。他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发愤苦读先辈大家之作,如诸子百家,二十三史,韩、欧、李、杜等人的文集。他还读了很多治理国家的实用之学,如兵书、荒政、水利等方面的书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不贪财,不苟取”信念,为做大事做好了准备。治家方面,勤俭为要。曾

3、国藩认为历代官宦之家破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奢侈腐化,所以提出勤俭持家,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更好地做道德君子,是为了行孝友之德,而不是为了做官才读书。如果为了做官才读书,那么即使官做得更大,钱赚得更多,那也只是暂时的。如果是为了道德提升去读书,那么不求做官,官运自然而来,而且做官就能做清官,子孙福荫绵远。曾国藩并非口头说说而已,“勤俭”二字,曾国藩一生奉行不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一再叮嘱家人:无论老少男女,总以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要求家人出外不得坐轿子,女儿、儿媳每年得亲手做一双布鞋、布袜寄给他使用。曾国

4、藩之“勤”,人人都能看见,他一生为官,早起晚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官方面,廉以服众。入仕伊始,便以“廉”律己,“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并以此为律终身奉行。《国史本传》这样描述曾国藩:“清俭如寒素,廉俸尽充官中用,未尝置屋一廛,田一区。食不过四,男女婚嫁不过二百金;垂为家训。”为官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要求出行无须下属迎送、办席,力戒公款吃喝,能省则省。以侍郎回其湘乡故宅,不带仆人,一如寒素书生之旧。后成为湘军统帅,仍坚守勤俭之风,未闻其侵吞军饷以自肥,或肥

5、其亲族之事。执政方面,严惩腐败。曾国藩认为为官要廉洁从政,严惩腐败。他曾制定《劝诫浅语十六》、《直隶清讼事宜十条》、《直隶清讼限期功过章程》,严格约束下属及幕僚,痛下狠手整改各级官员惰于公事、拖沓敷衍的败坏风气。1869年,他一年弹劾19人,其《特参庐县知县吴燮和贪劣科派请予革职折》,将五品衔代理安徽庐县候补知县吴燮和革职查办,永不再用,在处理贪官问题上决不手软。他认为,吏治腐败让人心变坏,由于官员欲壑难填,必然剥削和压迫,因而引起民变。要从根本上改变民变四起的现状,仅仅凭借军事镇压,只能是治标;必须从整饬吏治入手,

6、才能唤回民心,才能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达到治本的目的。因而力倡“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曾国藩一生拜将封候,位极人臣,无论文治武功,都光彩夺目。为官清廉自守,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