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

ID:43517659

大小:279.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0-0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_第1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_第2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_第3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_第4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蔡铁权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Email:zsdcaitq@163.com引言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改革的落实在课堂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一、新课程改革的本质二、现阶段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对教学效能的探索四、优化课堂教与学的核心元素五、优化课堂教与学的理念架构一、新课程改革的本质儿童是目的,抑或手段?这是任何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任何课程改革,只有从儿童的生存状态出发,并为了改善儿童的生存状态,才是道德的。任何课程改革,如果仅从某种社会需要(成人的需要,或成人认为的“儿童的需

2、要”)出发,漠视儿童的生存状态,那就是工具化的(不道德的,或非道德的)。我国当前(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价值基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这也是为什么把本次课程改革称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学生的生存危机,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过健康、快乐而有质量的学习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二、现阶段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宏观层面教育改革及课程改革的深化,课堂教与学效能的提升逐渐成为普世关注的焦点;改革成功与否,均视改革的目标能否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带来预期的转变和效果。然而,现阶

3、段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若干问题。教学和学生方面有以下方面有待改善教学方面有待改善的地方——教师的提问:集中于考查学生所学知识,较少利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对学生期望片面;课堂互动缺少,偏重教师讲述;未能照顾学生学习差异。学生学习方面有待改善的地方——较少主动发问及发表意见,自学能力须进一步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表现不足。三、对教学效能的探索优化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怎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效能是以成果

4、和成就作为检验标准,因此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引申不同的定义。大致来说,效能的达成有三个主要取向:功利的达标取向;体验成功;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效教学的涵义对有效教学涵义的理解有两种:一是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方面综合来描述教学的有效性;二是从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以界定教学的有效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指出,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学的理念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反思意识,要掌握有关策略性知识,并灵活使用。四、优化课堂教与学的核心元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教

5、育及课程改革;在宏观的改革浪潮强烈冲击传统教育制度及课程模式的同时,各国亦重视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重要性,从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设计的重要元素。有效教学核心元素的几种观点英国的视学处(OfficeforStandardsinEducation)提出了一套指标:高期望;课堂设计;教学策略;秩序管理;时间及资源;评价;课后巩固。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及改进处(OfficeofEducationResearchandImprovement)列举了10项重要原则:投入的时间;体验成功的比率;强化学习机会;小组学习;建构取向的教学;自主学习;学会学

6、习;多元教学策略;清晰的教学;知识整合。有效教学核心元素的几种观点澳洲维多利亚省教育部制定的教与学原则,提出了六个范畴:正面及鼓励性的学习环境;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反映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挑战学生使他们迈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及应用;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度量学生多样化的表现;所学与生活现实有强烈的联系。澳洲昆士兰省教育部制定的强效课堂教学反思手册(Productivepedagogiesclassroomreflectionmanual),列举四个主要的范畴:智慧水平;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尊重差异;知识整合。有效教学核心元素的几种观点国际教师观察

7、和反馈系统(InternationalSystemforTeacherObservationandFeedback)的研究归纳世界各地教育制度所重视的有效教学原则,得出了九个重要元素:评价;清晰的讲解;课堂气氛;课堂管理;照顾差异;教学技巧;课堂设计;长远规划;教师专业知识。总之,不同学者所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建立支持性的课堂气氛;学习机会;课程一致性;制定学习目标;连贯一致的内容;深入细致的对话讨论;练习与应用活动;支持学生参与学习;学习策略指导;合作学习;聚焦学习目标的评价;成就期望。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在当前课程

8、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有其特殊的价值取向:学习效率不能只关注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应重视培养能力的多少;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