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

ID:43560680

大小:26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1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_第1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_第2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_第3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_第4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最初运转、危机与瓦解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第一部分: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一)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局势(二)第一次巴黎和约二、维也纳会议(一)推迟的会议时间、特殊的会议形式(二)维也纳会议三原则(三)会议的五大国和五巨头(四)会议的中心议题——波兰—萨克森问题(五)会议的总决议案——《最后议定书》第二部分:维也纳会议的补充一、“神圣同盟”二、第二次巴黎和约、“四国同盟”与“欧洲协调”第三部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的评价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

2、部分: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一)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局势1、俄国势力在反拿破仑战争中迅速崛起(波兰、德意志)2、英国在战争期间大大巩固了海上和殖民霸权,3、普奥的矛盾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变得激烈起来,核心矛盾仍然是争夺德意志进而争夺中欧霸权4、被拿破仑推翻和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小王室力图恢复昔日的统治,但因力量不足,所以分别依附于上述几个欧洲大国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部分: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二)第一次巴黎和约会议性质——和会。拿破仑1814年第一次退位以后,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国家签定了第一次

3、巴黎和约对法国的处置:第一次巴黎和约对法国相当宽容,尽管法国在战争中失败,但作为欧洲大国地位依然保持着召开维也纳会议,是第一次巴黎和约中提出来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对维也纳会议作出这样推断:1、维也纳会议不是和会;2、会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的原则,在战胜国间分配战利品,重新安排欧洲版图,确认新的国际格局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维也纳会议(一)推迟的会议时间、特殊的会议形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二、维也纳会议(二)维也纳会议三原则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正统主义——塔列朗:法国代表塔列朗提出的,法国提出,恢复革命前各国君主的

4、正统地位和领土范围。在这一点上,各国形成一致补偿原则——波兰-萨克森问题以维持均势为目的瓜分领土,尤其是弱国领土。争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在这一点上,各国矛盾重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三)会议的五大国和五巨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勋爵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法国外交代表:塔列朗英、俄、普、奥四国→英、俄、普、奥、法五国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反法联盟的盟主自居,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在会议上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俄国的中心计划是:在欧洲称霸,具体要求:直接全部占有波兰,

5、把波兰作为西进基地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勋爵维持和巩固海上霸权、建立欧洲大陆的均势英国理想的大陆格局:东欧的俄国与西欧的法国互相抗衡;中欧则由德意志两强普奥互相牵制,并维持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使中欧成为东西欧中间的缓冲力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会议中实际的主持人利益诉求:俄普处于奥的东西两侧,奥要抑俄消普。为避免东西两面夹攻,奥地利开始与战败的法国接近。不主张过分削弱法国,同时也极力争取英国的支持。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扩张欲望强烈:想吞并萨克森;主张严惩法国,排挤奥地利,夺得

6、德意志霸权,进而夺取中欧的霸权;因实力不足,只得向俄国靠拢,支持俄吞并波兰的计划,以换取俄国对其萨克森要求的支持。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法国外交代表:塔列朗塔列朗,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巧妙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极力改变法国处于战败的不利地位;他提出正统主义原则:恢复各国的封建秩序,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正统王朝一律恢复,同时也要恢复各国原有的疆界,即恢复1792年法国革命战争开始前的疆界。这个原则对法国有利,不仅使得已没有武装力量保卫自己领土完整的法国免于被瓜分,也可约束其他国家进一步扩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7、四)会议的中心议题:波兰—萨克森问题俄国:建立一个波兰王国,由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兼任波兰国王;普鲁士:要求按照补偿原则,取得德意志境内萨克森的全部领土;奥地利:企图意大利北部,同时反对俄、普的扩张企图;英国:谋求海上的非均势和陆上均势;法国:希望恢复正统统治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各大国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两个集团:俄、普VS奥、英、法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关于波兰: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组成波兰王国,成为俄国的附庸。奥继续占有加里西亚地区,普获得波兹南和但泽;克拉科夫定为俄、普、奥三国监护的永远自由、独立、中立的城市。关于萨克森

8、:萨克森王国北部约2/5的土地归普关于补偿:(1)作为对俄国的补偿,俄占芬兰和比萨拉比亚;(2)作为对普鲁士的补偿,普得到莱茵省及易北河沿岸的一些要塞;(3)奥地利从意大利得到补偿。这一妥协使俄的要求大部分得到满足,普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大体维持了英法所主张的势力均衡。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五)会议的总决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