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

ID:43611332

大小: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1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_第1页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_第2页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_第3页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_第4页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内容摘要:“民工荒”现象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对“民工荒”进行科学地定义、分类,对“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的策略进行研究,对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民工荒原因对策Abstract:ThephenomenonoflackofthecivilianworkerisaneweconomicandsocialproblemChinesegovernmentconfront.Theinvestigationforthedefinition,cla

2、ssifiedtion,causes,effeetandsolvecountermeasuresoflackofthecivilianworkerplaysanguiding-significantpartinsovlingmanyproblems.KeyWords:lackofthecivi1ianworker;causes;measures1989年,我国第一次岀现了“民工潮”现彖,此后“民工潮”的字样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报端。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后,黑压压的民工便会挤满各大汽车站、火车站,赶着进城打工。然而自2004年初开始,-•种被称为“

3、民工荒”的现象代替了“民工潮”,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近年来,“民工荒”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原来的个别南方沿海城市,逐渐波及到渤海湾、中西部地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对“民工荒”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于2004年9月8日公布了《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杳报告》。该报告指出:“企业缺工主耍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地区,企业缺工估计10%左右。”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急缺民工200万人以上,招收大量民工成为珠江三角洲一些企业的头等大事;福建沿海的福州、泉州、石狮、晋江等地缺乏民工20万人以上。①从杭州、宁波、温

4、州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到浙江打工的民工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20%,这20年来,浙江的主耍城市首次出现民工供不应求的状况。②“民工荒”问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民工竟然成了紧俏商品!众所周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我们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国外企业也止是看中了这种优势才竞相到我国投资。突如其来的“民工荒”给人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使人们猜疑、恐惧、不知所措。那么,“民工荒”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彖和社会现彖,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它?木文从“民工荒”的定义入手,对“民工荒”进行了分类,进而又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应对Z策略进行了剖析,以期对

5、“民工荒”现彖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一、“民工荒”及其种类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参与了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他们为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谓“民工荒”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的供给数量严重不足,农民工的质量未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致使用人单位不断招聘也未能满足牛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现象。其实质是局部性、结构性、短暂性的用工短缺。所谓的“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少了,而是适用某些岗位的人少了。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有人没事做,另一方面有事没人做。根据调查分析,“民工荒”的类型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①胡做《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6、》,经济日报,2004年7月26日②亦杰:《"民工潮”的启示》,西安日报电子版,2004年9月15日第一,特定工资水平下的用工短缺。从相关报道中我们看到,最早出现招工难的是泉州等地,当时并非没有需耍工作的农民工,而是他们都在等待观望,不愿意进厂干活,因为工资太低,他们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而月收入却只有300多元,除了吃饭便所剩无几了。这种状况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口前,在深圳市,月工资700元以下的企业招工相当困难,月工资1000元左右的企业基木上可以保持止常用工,而月工资1200元以上的企业就比较容易招收到需要的工人。可见,“民工荒”并非没有农民工

7、,而是特定工资水平下的用工短缺。第二,特定人群的短缺。据调杳统计,在外出打工人员中,把18-50周岁的劳动力算在一起,那么现在工厂招工的人数只是总劳动力人数的15%左右,但由于大部分企业招收普通民工的基本要求都有“16-25岁”这个年龄界限,而且在珠三角经济中占大比重的电子、服装、食品等企业里,正常的男女用工比例为1:10,女工的比例数倍于男工。如果降低男女用工比例,用工短缺现象将会得到缓解。可见,2004年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指青年“民工荒”或“青年女工荒”,是指特定年龄、特定性别的用工不足,并不存在绝对的用工短缺。第三,劳动力局部短缺和结构性短缺。在劳

8、动力总量供给继续增长的情况卜;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或工种对特定年龄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