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北大精神

浅议北大精神

ID:43770792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4

浅议北大精神_第1页
浅议北大精神_第2页
浅议北大精神_第3页
浅议北大精神_第4页
浅议北大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北大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北大精神林齐模*•“北大精神”是北大发展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总体上最本质的特征,是贯穿北大历史的不灭灵魂。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此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1923年底,时任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北大26周年纪念会上以《北大之精神》为发表演讲,将北大的精神概括为“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1927年,马寅初先生在北大二十九周年纪念会上作同样题目《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再一次阐述“北大精神”的内涵。马寅初将北大精神概括为为了国家、社会,不顾一己私利,勇敢直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的牺牲精神。而在这之前的192

2、5年,北大27周年校庆时,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里概括北大的两个特点是: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向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蒋梦麟、鲁迅和马寅初的概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北大精神中宽容、自由、追求进步、勇于牺牲的特点。这些都是北大精神中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传统。1927年至1929年间,北京大学一度被执政者取消,先后归入所谓的京师大学校和北平大学。北大师生为维护北大的独立和光荣传统,展开坚持不懈的复校斗争。当时,“北大精神”被作为斗争口号广

3、泛使用,主要是强调北大的独立性和历史特性。如在1928年北大纪念三十周年校庆时,在二院大门门头挂出“北京大学独立万岁”彩牌,左右两联是“复校尚未成功”、“同学仍需努力”;在一、二、三院的墙上贴了许多如“北大精神不死”、“反对大学区制”等等的标语。⑴可见在20世纪20年代,“北大精神”已经成为表明北大特性,凝聚北大人共同意识的口号。从那时到现在,北京大学又经历了近80年的风风雨雨,“北大精神”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那么什么是今天的“北大精神”?本文通过对北大一百多年历史的考察,认为今天的“北大精神”至

4、少包含了以下5点内容。•林齐模■博士,北京大学校史馆助理研究员。一.忧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忧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北大人充分继承了这一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北大的前身是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它诞生于忧患之中。自1840年以来,中国遭到资本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受尽屈辱。1898年前后,列强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巾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为拯救国家,有识之士前仆后继,一直在不懈地努力。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一次伟大尝试。其中,兴办京师大

5、学堂就是维新志士们学习和引进西方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在成立之初,行使双重职能,既是全国最髙学府,又是国家最髙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全国各省学堂。大学堂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上主张“中体西用”、“中西并重”。戊戌维新运动以谭铜同等戊戌六君子的被杀而悲壮地夭折。但是大学堂却承继着戊戌志士的救亡理念,克服重重阻力艰难地开办起来,成为这次变法仅存的硕果。可以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北京大学的命运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百多年来,为了

6、国家的独立、富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北大师生不仅在教育、科研和文化建设上始终引领着中国髙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始终站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最前沿。早在1903年,为了反对沙俄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京师大学堂的师生就发动拒俄运动。1918年,北京大学学生发起拒签中日协约运动;1919年,又发动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确立了北大在爱国学生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在后来的“一二・九”运动、“反内战、争民主”、“反对美军暴行”的运动中,北大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成为中国学生爱国运动的一面旗帜。在反抗

7、日本侵略的8年抗日战争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刚毅艰卓”的精神办学,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北平解放前夕,北大师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抵制国民党政权将北大南迁的计划,积极开展护校斗争,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国民党政权竭力劝诱北大领导人和知名教授南下,在1948年12月16日,曾派5架专机来接人,但是却“无人到机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大师生热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即使在极“

8、左”路线统治学校的时期,广大师生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从事教学、科研,为国家作岀自己的贡献。拨乱反正以后,北大人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率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凡此种种,都表明北大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兼容并包”作为办学口号最早是由蔡元培做校长时提出的。1919年,蔡元培在《答林琴南君函》中曾阐述他的“兼容并包”主张:“(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有何种学派,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