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中國醫藥大學

心得-中國醫藥大學

ID:43801172

大小:1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4

心得-中國醫藥大學_第1页
心得-中國醫藥大學_第2页
心得-中國醫藥大學_第3页
心得-中國醫藥大學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得-中國醫藥大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請務必以電腦繕打心得報告※填表日期:98年12月4日會議名稱15thCongressoftheASEANfederationofEndocrineSocieties(第十五屆亞太聯盟內分泌研究學會研討會議)會議日期98年“月28日至98年12月1日報告人王仲興會議內容本次會議有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共約兩千位學者,當中也包括不少英美及歐洲國家的專家,齊聚在泰國曼谷這一個全球公認最有觀光特色的都市,在短短四天的會期中,專心研討近兩百篇有關“人類共同對抗代謝疾病之最新現況與展望”有關的議題,以口頭報告或壁報張貼的方式來彼此呈現,並且於Journalof

2、ASEANFederationofEndocrineSocieties期刊(ISSN0857-1074)發行專刊匯整了所有的摘要內容公諸於世(Volume25,Number1,January,2010)o臺灣所發表的議案總數共也只有三案,其中我們團隊所發表的就佔了兩篇,另一篇則是國內知名的專精糖尿病之專家,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許惠恒教授,將其與所領之數十位糖尿病領域之專科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等的共同研究成果“抗糖尿病藥物對心血管系統之影響(Cardiovasculareffectsofantidiabetesagents)",以口頭報告的方式,分享給

3、所有與會的學者。我與包博士則在二十九日開放壁報張貼及討論的時間,與與會學者討論,除了科學上的答辯討論外,也恰好向與會的科學家們介紹了本院校的泰瑞法克斯癌症研究室的設立與目標。對本次參與活動的心得與感想:肥胖及其相關的問題一直是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隨著西方飲食習慣的普及以及都會生活型態中運動的相對減少,讓肥胖在兒童時期就纏上身的全球人口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而童時期的肥胖若延伸至其青春時期均未改善,則其成年後肥胖的機率將幾近百分之百。肥胖所引發的問題不單單在外表上,它也與許多人類疾病習習相關,如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生殖腺功能低下、膽石症、以及我們所研

4、究的主題…黑色棘皮症有關。中國醫藥大學及其附設醫院對於臨床與基礎結合的轉譯醫學之研究一向都是不餘遺力地積極投入。自從民國九十三年到中國院校以來,我都在嘗試著將自己臨床之所學與體驗與基礎研究結合,盡一己之力對於病患做出更多的貢獻。然而,很多臨床的問題,雖然可以發掘出來且必需尋求解決,卻非能於有限的過去所學或書本文獻中得到自己要的答案。中國附設醫院泰瑞法克斯癌症研究室的包大贏博±,是我認識多年的好友及伙伴,他對於科學研究的不滅熱誠以及熱心助人的真誠,真的是我生平所未見而讓我深深地感動。在研究上能夠跟著他和他的團隊,一步一腳印地共同成長,讓我感覺到自己有

5、一種參與感與榮譽感。在他的鼓勵與支持下,我報名參加了這次的會議。與過去參與國際會議的感覺大不相同的是,這一次,我從聆聽者轉而成了報告者,真的是既歡欣又刺激。對於黑色棘皮症,在我看診的經驗中,幾乎每次看診近百位的門診患者中就有機會遇到一兩位有這個問題的小朋友。我的觀察與直覺告訴了我一個有趣的故事,它是一個很有趣的發現…【有許多小朋友是先有黑色棘皮症後才逐漸肥胖,或是此兩個問題是同時發生的】。這跟我們過去從書本上或是文獻中所形容此病症的病機、病程和病況截然不同。黑色棘皮症往往被認定是肥胖者的烙印,但是如此看似根深蒂固的觀念卻在這些不會很胖或完全不胖卻發

6、此病的孩童身上不太得以類推適用,而這些孩童以我和同仁門診的觀察看來,為數不會太少。查閱了相關無獻後我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新的病機模式,黑色棘皮症的病機未必全然是因為先有肥胖而後續再引起胰島素抗性,俟後再發生黑色棘皮症。我提出的模式則為由於胰島素及相關接受器基因上頭有了某種先天性的差異,造成此類患者於肥胖產生前即有或同時發生了黑色棘皮症。包博士為我做的是由基因體研究者的角度,來提岀研究方法並找到相關的證據。故我們搜集了此類病童的檢體及資料來進行分析,並得本院家醫科的林正介院長和劉秋松主任之力助,將相關的無病正常者一併納入本研究中來開始這個醫學科學研究。我

7、們的成果確實支持了我們的假設,除了將成果以兩篇壁報論文報名參加此次會議外,我們也在十月就將此兩篇論文分別投稿到國際科學的期刊,目前正在回覆複查意見中。前已述及,此次與會對於我來說並非第一次與會,但卻是第一次以己身專長之臨床研究成果出國開會並發表。得與與會兒科的國內學者在會場相遇並相互分享近況與未來,讓我覺得實在收穫滿滿不虛此行。本次會議的宗旨與目的,除了縱觀各國在內分泌研究上的成就與發展,更有利於亞太地區內分泌學的研究發展及對於醫藥臨床與社會各層面之影響與規範,進行最直接的溝通分享與討論答辯。參加此次會議後,不僅增益自身於臨床內分泌醫學研究上的最近

8、現況有進一步的瞭解,也吸收到許多臨床藥物方面的新知。於會中激發出的許多思維與想法勾勒出很多很有潛能的研究方向與塑材,都讓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