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

ID:44024759

大小:8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姓名:班级:学号:摘要:痛风是由于瞟吟代谢紊乱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痫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聚集发生有关。现就痛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等治疗研究进展总结讨论如下。关键词:痛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因病机1•病因病机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脚气”、“痛风”等病症范畴。“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上品》:“独活,微温,无

2、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痫,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皆由“风湿”、“风血相搏”所致。唐•王秦《外台秘要》:“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8943.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绞痛”。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由阴寒水湿,湿邪袭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8943•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喻

3、嘉言《医门法律》中曰:“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则痛痹也”。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现代中医认为,痛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日久伤脾,或年老脾肾功能失调,并与饮食、劳倦、外感、环境等诱因有关⑴。姜良铎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痰湿浊毒内阻血脉、四肢以致络脉不通,不通则痛⑵现代I矢学认为,原发性痛风与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为其关键病理环节。尿酸牛成增多主要与遗传因素、瞟吟代谢酶的缺陷有关,包括次黄瞟吟鸟瞟吟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活性降低、52磷酸212焦磷酸(P

4、RPP)合成酶(PRS)活性过高、N5,N10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1IFR)活性改变。肾脏冰酸排泄减少与目前已发现的4个尿酸盐转运蛋白(即生电型的尿酸盐转运子/通道,hUTA;电中性的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子,hURATl;有机阴离子家族成员hOATl和hOAT3)有关,任何一个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或功能障碍都会引起尿酸排泄减少。痛风是常染色体多基因的显性遗传,可能存在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继发性痛风则多由于肾脏疾病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致尿酸生成增多、某些药物抑制尿酸的排泄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所致彳2.治疗2.1西医治疗2.1.1非药物治疗:研究表

5、明,高朕岛素血症可刺激肾小管Na+211+交换,在增加H+排泌的同时,使尿酸重吸收增加,从而出现高尿酸血症,故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尿酸的排泄。而减轻体重和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4。长期以来提倡痛风患者低瞟吟、低蛋白饮食,但低瞟吟饮食往往为高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尿酸的排泄。故有学者提出应重新评价痛风患者的饮食结构,他们建议应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按比例增加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促使血尿酸排出。经过4个月的饮食结构调整的临床验证,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平

6、均下降18%,痛风的发作频率平均每月减少67%⑸。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并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表明,乙醇代谢能使血乳酸浓度增高,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同时乙醇还能促进腺瞟吟核营酸转化,使尿酸合成增加。因此,痛风患者应严格忌酒,包括忌服含有大量瞟吟的啤酒。许多药物可影响尿酸排泄。某些利尿药,特别是曝嗪类,虽然其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排泄,但同吋也减少了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最终导致血尿酸升高。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氯沙坦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与双氢克卩塞嗪合用时,可缓解双氢曝嗪的尿酸潴留作用。阿司匹林对肾脏排尿酸的作用具有剂量相关

7、效应,即在小剂量时抑制尿酸盐从肾小管分泌,使血尿酸水平增高,在大剂量时(大于3g/d)时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酸的排泄oCaspi&等研究表明,无肾脏疾患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75mg/d,1周后肾功能和尿酸代谢即有明显改变,尿酸排泄减少,但当剂量增加至150mg/d和325mg/d后,尿酸排泄逐渐恢复到接近原始水平。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非常普遍,应引起痛风患者的注意。其他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还有青霉素、维生素Bl、B12、胰岛素、乙胺丁醇、毗嗪酰胺、烟酸、左旋多巴及环胞霉素A等。另外,积极治疗与痛风相关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对于防治高

8、尿酸血症复发有垂要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