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godd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godd

ID:44034463

大小:37.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godd_第1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godd_第2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godd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god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诊断病理学杂志21303年2月第lo卷第1期?5?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丁华野皋岚湘(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摘要】主要介绍10种乳朦特殊类型早管原住癌的形态学特点.包括:乳头型、大汗腺型、神经内分泌型、卬戒细胞型、囊性高分泌型、透明细胞型、援形细胞型、黏液型、附壁型和分泌型。重点讨论了导管原位癌低、高投别问的鉴别.vx・导管原住癌和普通型上皮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并且提岀了环死、肌上皮细胞、次级朦腔、大汗球化生增生、细胞内黏液、泡沫状组织细胞、惶彤细胞、钙化厦核分裂氧等在娄

2、刷诊断屮的意叉。【屮用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096(2003)o1—0005-03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LS)又称注明不同成分。2.1.6组织学分级①高级别(低分化):细胞异型性明显(胞体大,核比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大2.5倍,深染或宇泡状,核仁明显或多个,核分裂彖多见)和坏死(鬼影细胞、核碎片及块状颗粒状嗜酸性组织碎片)。所有粉刺型癌为此级别。②低级别(高分化):核无明显异型性(细胞人小一致,胞质少,核相当于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的15。2倍,

3、圆或卵圆形,核膜平滑,染色质细,弥漫分布,核仁不明显或无,核分裂象少或无)厦缺乏坏死的筛状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癌。③中级别(中分化):核界型性不显著(细胞中度大,核大小介于上述两型之间,相对一致。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伴坏死或核呈中度异型不伴坏死的筛状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癌。2.2特殊类型2・2.1乳头型(图1)导管明显扩张甚至呈囊状,有显著的分支状真?丨生乳头(有纤维血管轴o),也可有微乳头状、实性片状或筛状结构。2.2.2大汗腺型(图2)单一性大汗腺样细胞。有增生细胞缺乏异型明显异型性,可呈粉刺样、实性或筛状。

4、2.2.3神经内分泌型(图3)性,呈多边彤、卵圆形或梭形,有嗜酸性颗粒状或淡染的胞质。细胞Z间常有纤维血管轴一心和分隔•可有微腺腔或菊型团。2.2,4印戒细胞型:有明显的印戒样细胞,呈实性或乳头状(多为小叶癌)。2.2.5囊性高分泌型(图4)为多数囊样结构,其内充满类似于甲状腺胶质样的嗜酸样物质,囊腔被覆不同增生状态的上皮,局部有筛状或微乳头状DCIS的特点。导管内癌。主要发生在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内的小导管或腺泡化的小导管。约20%〜3()%DCIS可发展为浸润癌。1临床表现年龄分布和浸润性乳腺癌类似.通常无乳腺肿块。

5、影像学可有明显钙化。2病理改变巨检:粉刺型DCIS可有小区瑚J生坏死。有砂砾祥和粉刺样物挤岀。非粉刺型DCIS通常无明显病理改变。镜检:①导管明显扩张,増生细胞排列呈不同形式,有多种形态学类型;②增生上皮为单一性,分化好到分化差,呈不同核级,核分裂象常见,多少不等;③坏死有/无,程度不同;④肌上皮缺乏或残存少量;⑤导管基膜完整,未形成浸润;⑥导管用有程度不同的反应性同质,亦可有多少不等的炎细胞浸润。2.1普通类型2.1.1粉刺型①导管上皮显著增生,具有明显多彤性;②异型性明显,有高级别核,核分裂象多;③有明显坏死,常

6、有钙化;④可累厦周围小叶(小叶癌化),常有局灶性微浸润。2,1.2筛状型①增生上皮形成规整的圆形筛孔;②筛孔周围细胞圆形一致,界限清楚,可有轻一中度异型性。③可有灶性坏死。④棱分裂象少。2.1.3实性型①导管充满细胞,呈实性;②细胞比较小,呈圆一多边形,均匀一致;③可有轻一比较规则;③衬覆细胞没有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病变,诊导管腔内增生的细胞胞万方数据中度界型性;④坏死少见。2.1.4微乳头型①增生上皮形成小的乳头状上皮从,突八管腔,无纤维血管轴心;②乳头沿管壁排列,明显异型性;④偶有筛状型图像。2.1•5混合型断时应2

7、.2.6透明细胞型(图5)乳头状。质透明,界限清楚,不同核级,可呈粉刺状、实性或?6?JDiagPmho1,Febraaty2003,V01.10,No2.2.7梭形细胞型通常为实性型.瘤细胞呈短梭一梭形.相对温和.坏死少。2.2.8黏液型(图6)扩大的导管腔内充满黏液,瘤细胞呈单层、复层或乳头状。2.2.9附壁型(图7):管壁附着1〜2层肿瘤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或缺乏,管腔内可有坏死(此型是否作为独立的类型还有争论)。2.2.10分泌型(图8)细胞内外有大小不等的微囊形成,囊内有明显红染分泌物。3鉴别诊断3.1低级

8、别I)CIS与髙级别DCIS的鉴别(见本文1.2.1.6)。4鉴别诊断屮值得注意的问题良恶性上皮增生性病变的鉴别有时十分困难,而且没有绝对的鉴别标准,任何一项指标都不具有独立鉴别诊断意义,需结合所有的鉴别要点全面考虑。在特别困难的嫡例(特别是冷冻切片),建议作交界性病变或不肯定的诊断。在诊断非高级别DCIS时,有必要注明病变累及导管(独立)的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