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

ID:57082024

大小:1.22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7-31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1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2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3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4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5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6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7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8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9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乳腺导管原位癌MRI诊断QQ583715706概述乳腺导管原位癌(breast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但未超出周围基底膜的病变。病理:癌前病变,属于导管上皮内瘤变(duct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DIN),包括DIN1~3检出率:上升预后:可发展为浸润性癌(40%);早诊早治预后好,20年生存率>90%临床表现肿块乳头溢血,溢液无临床征象,乳腺筛查微钙化而发现其他:乳房刺痛,乳头破溃等MRI乳腺扫描技术设备:1.5TMR,乳腺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序列: T1:轴位FSE-

2、T1W,THRIVE;矢状BLISS T2:轴位FSE-T2W;T2W-SPAIR DWI:轴位EPI(B=1000)层厚:4mm,无间隔扫描DCE-MRI: Dyn_THRIVE动态增强8期扫描,减影及三维处理 造影剂:钆喷妥纳(Gd-DTPA)0.2mmol/kg,iv,速度2.0ml/s层厚越薄,扫描延迟时间越短,检出率越高乳腺MRI形态异常表现肿块样强化:◇肿块从形状、边缘及增强特点描述◇增强:均匀、不均匀及周边增强◇内部增强特征:不增强的内部间隔、增强的内部间隔、中心增强非肿块样强化◇分布:局灶性、线样、导管样、节段性、区域性、多区域性及弥漫性◇内部增强

3、特征: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斑点样增强、簇状增强及网格状增强DCIS磁共振诊断DCIS磁共振特征性表现T2WI-SPAIR:导管高亮征T1WI(THRIVE/BLISS):点状/管状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值减低<1.3×10-3mm2/sDCE-MRI:导管样/节段样分布,簇状增强;少数为肿块曲线:Ⅱ~Ⅲ型为主,Ⅰ型少见女,28,右乳头溢血1周,右乳钙化ADC=1.17×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平台型(Ⅱ)女,28,右乳头溢血1周,右乳钙化病理:右乳腺高-中分化导管内癌,伴小叶原位癌成分保乳治疗后:原右乳内上象限段样异常强化消失女45岁,左乳肿物A

4、DC=1.21×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下降型(Ⅲ)病理左乳腺导管内癌Ⅱ级伴局灶小叶内瘤变女39岁,右乳肿物ADC=1.13×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平台型(Ⅱ)病理:右乳中级别导管内癌女36右乳肿物伴钙化ADC=1.38×10-3mm2/s;曲线类型:缓慢上升型(Ⅰ)病理:中级别导管内癌女,47岁,右乳肿物女,47岁,右乳肿物肿块:ADC=1.01×10-3mm2/s;簇状:ADC=1.28×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下降型(Ⅲ)曲线类型:快速平台型(Ⅱ)病理:肿块为乳腺低分化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标本见导管内癌残留鉴别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

5、平扫:囊或柱状扩张的导管内结节样病灶, 增强:结节强化而导管轻或不强化, 功能分析:ADC较高,曲线多为Ⅰ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最大直径≤lmm 临床症状(肿块,溢血)更明显 更易形成肿块样病变 ADC更低,曲线Ⅲ型更多见总体鉴别较难女43右乳头溢血ADC=1.46×10-3mm2/s;曲线类型:缓慢上升型(Ⅰ)病理右乳: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左乳: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双乳:乳腺增生病、腺病女37,左乳肿物伴钙化ADC=1.32×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平台型(Ⅱ)病理: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女58左乳头溢血X线右乳肿物,不

6、定性钙化ADC=1.24×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平台型(Ⅱ)病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女47左乳肿物,X线无明显发现ADC=1.03×10-3mm2/s;曲线类型:快速平台型(Ⅱ)病理:左乳低级别导管内癌伴局部微浸润磁共振诊断价值乳腺x线摄片筛查~微钙化MRIX线阳性确定病变范围,血供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 X线阴性MRI主要检查手段出现假阴性(非高核级别)和假阳性(增生)两者结合应用,将大大提高诊断符合率总结MRI常规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功能分析能有效检出DCIS特征表现为节段样/导管样分布,簇状增强的非肿块样病变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

7、不能单独应用技术研究仍有发展空间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