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

ID:442223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2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_第1页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_第2页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_第3页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的辐射效应一、引言2009年,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达3.83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万TEU,挂靠班轮航线216条,枢纽港地位进一步确立。以此为依托,宁波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占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的70%,成为全市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港口物流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先进技术得到应用,港口物流的国际化、高端化、一体化水平成果显著。凭借优良的水深条件、区位和腹地经济优势,宁波港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港。随着现代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物流发展总体环境明显改善,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宁波的港口物流业正经历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阶段。宁波基本形成以港口

2、为中心,公、铁、水、空互动衔接的综合集疏运体系。水运方面,宁波共有港口经营企业260家,泊位325个,杭甬运河沟通京杭运河并与长三角水网相连;铁路方面,宁波是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铁路直达港域并与省内外铁路网相接,通车里程186.7km,杭州湾跨海铁路列入《国家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公路方面,“1环6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66km;航空方面,宁波机场等级达到4E级,航空货站面积为1万平方米,开通国内及地区航线41条。港口物流业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行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带动效应。加快港口物流业发展,对于推动宁波港口经济转型

3、升级,实现宁波港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宁波港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港口物流以及港口物流对周边地区影响的一些文章和书本。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如下:3对于港口的发展建设必须结合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这一趋势国内学者有如下研究:聂琦(2002),刘光溪(2003),李华(2003)等学者探讨了港口与物流的关系问题,认为港口与物流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港口是物流的一个关键环节,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的支持,而物流业的

4、兴起与发展又为港口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拓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要求。封学军(2003)依据港口的内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地区资源特点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的协作策略,包括纵向协作和横向协作,即供应链的一体化和港口群的协同发展,就港口物流业而言,主要是发展港口第三方物流服务和集装箱港口群的协同发展。庄倩玮,王健(2005)论述分析了港口在国际物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港口提供了发展转口贸易、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际物流的重要载体和开展物流的理想角色。郭庆祝等(2008)指出通过建立物流中心,积极发挥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5、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获得不断增长的货运量和利润回报,而且能够利用物流中心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港口城市的物流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强经济的开放度。丁俊发(2004)认为中国港口物流在改革开放以来有长足的发展,港口管理的体制改革是港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并认为港口物流的最大问题在于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低,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唐中赋、顾培亮、任学锋(2005)构造了港口物流发展的系统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八个港口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得出结论:港口物流的发展与

6、港口基础设施和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港口发展尚处在内生型发展阶段,港口发展主要依靠腹地经济的发展,对国外中转市场依赖较少。杜敏(2004)撰文研究了港口物流对武汉经济腾飞的意义,指出发展港口物流业将带动武汉市的运输、货运代理、加工制造、生产销售等企业的发展,并促进武汉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罗列国内部分学者的观点可知,随着功能的拓展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将逐步发展为一个综合的物流服务体系,由此建设的港口保税区、临港工业区和自由港等也必将成为我国开放性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之一,带动区域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些理论和观点让我意识到

7、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加工业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带动进出口贸易,而这些反过来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而关于港口物流对城市发展影响方面,主要参考的是王海平、邓红梅(1999)提出现代港口与城市一体化发展;杜麒栋(1997)提出依托城市发展港口,利用港口发展经济;黄鹤群(1998)提出港口是城市开放型经济的龙头;他们都对港口与港口城市的相依关系作了详尽的研究,并发展了它们之间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理论,包括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资源察赋差理论、中心—3边缘理论、梯度传递理论等,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