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技学(1)

临床医技学(1)

ID:44299479

大小:16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0

临床医技学(1)_第1页
临床医技学(1)_第2页
临床医技学(1)_第3页
临床医技学(1)_第4页
临床医技学(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技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技是分B超、影像学、心电图三部分。考试吋心电图儿乎不怎么考,也不是重点。b超知识点很少,掌握起来也比佼容易。注总原发性川惋,脂肪川:(管道走向不清,近场H声增强,远场衰减),囊肿的特点,结右的特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妇科部分注意宫外孕和匍萄胎……注意甲亢(火海征)……前列腺增&……x影像学部分全是重点尽鼠记II1T二二总之老师的教学课件比书木有用,把老师的课件打印出来好好看,考试加汕哦!头颈部影像学诊断鼻窦炎(掌握)按病因分化脓性和变态反应性两种,常多鼻窦受累急性粘膜水肿和渗出,窦腔密度增高、混浊,腔内可见气一液平而慢

2、性粘膜增厚、息肉样变或伴有骨壁增生破化,粘膜环形增厚,窦壁骨质增生硕化,CT息肉呈软组织结节或窦腔均匀密度增高鼻咽癌(掌握)好发于咽隐窝病理角化型鳞癌;非角化型癌临床表现血涕、耳鸣影像学表现:早期局部粘膜增厚,咽隐窝变浅或闭塞。侧壁一咽鼓管圜枕肿大、咽鼓管咽口闭塞——中耳乳突炎中晚期软组织肿块,鼻咽腔不对称及变窄。CT平扫与肌层呈等密度,MR1图像上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鼻咽癌的血供多较丰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侵犯周围结构影像学表现■向前通过后鼻孔侵犯鼻腔、鼻窦■向下侵犯口咽及软腭■向后侵犯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及颈椎

3、■向上及外侧扩展,即侵犯颅底、咽旁间隙、颗下窝、翼腭窝,继续向上侵犯颅内、眼眶■表现为软组织浸润阴影或肿块,周围脂肪间隙变窄或闭塞,病变密度多均匀,坏死及钙化罕见,增强打描明显强化。中耳及乳突正常X线表现•鼓室、鼓窦、乳突气房、鼓室盖、乙状窦压迹等。•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混合型、便化型正常CT、MR表现:可显示耳部各种微细结构:外耳道、中耳及听骨链、内耳迷路、内耳道等。中耳乳突炎(掌药•分为急、慢性,多为化脓性感染,慢性常合并胆脂瘤。•急性中耳乳突炎乳突小房密度增高,间隔模糊;乳突积脓并竹质破坏时,则出现人小不等的透亮区。•慢性

4、中耳乳突炎小房发育不良,密度增高,粘膜增厚,呈板障型或破化型;合并胆脂瘤可见边缘换化的骨质缺损。•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山脱落上皮聚集而成的具有包膜的炎性肿块。好发于上鼓室、鼓窦入口和鼓窦,慢性生长,骨壁可发生骨吸收。眼部肿瘤(了解)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成人:黑色素瘤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脑血管疾病一脑出血(掌握)I病因::脑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炎症;中老年人以高血压和动脉硕化多见。部位:内囊-基底节区及丘脑区常见(65%),其次为小脑,脑干。影像表现急性期:发病一周内,血肿为新鲜血液和血凝块。CT表现:肾形,类

5、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灶,伦廓淸楚,周围有”月晕状“低密度水肿带环绕,占位征象明显,血肿甚至可破入脑室,导致脑室系统岀血。MRI表现: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周围见高信号水肿。慢性期:发病1一2月后(囊变)血红蛋白变化:正铁一含铁血黄素CT表现:低密度囊腔,占位减轻,增强扫描可见环状典型强化MRI农现:T1W高一低信号,T2W髙信号。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掌握)部位:广泛性、局限性(多见)主要在基底节内囊区和人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或皮层卜区分类:缺血性(95%)、出血性影像学表现CT:(1)缺血性梗死显示低密度灶,其部位和范围

6、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占位效应相对较轻,2~3周内出现“模糊效应”,(2)出血性梗死:在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3)腔隙性脑梗塞:范围小T1.5cm的缺血性脑梗塞,多见于内囊一基底节,丘脑和脑干区,为终末小血管闭塞。颅内肿瘤星形细胞瘤是授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40〜50%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木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脑膜瘤CT平扫多为高密度,增强扫描成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颅内非病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最常见);大脑镰钙化;床突间韧带钙化;侧脑室脉络丛球钙化正常表现颅骨:髙密度,三层,鼻窦、乳

7、突气房低密度含脑脊液腔:脑室、脑池、脑沟、脑裂内含脑脊液,低密度脑实质:T1WI:髓质信号〉皮质,T2WI:髓质信号v皮质CT、MRI对比1、MRI分辨率高2、无骨性伪影3、定位准确4、多方向成像基本病变表现CT1.平扫密度改变:①高密度病灶:见于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②等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肿瘤、亚急性期血肿、血管性病变等;③低密度病灶:见于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④混合密度病灶:上述各种密度病灶混合存在。2.增强扫描特征:①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神经轉瘤、动脉瘤和肉芽肿等;②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

8、形等;③环形强化:见于脑脓肿、结核瘤、胶质瘤、转移瘤等;④无强化:见于脑炎、囊肿、水肿等。3.脑结构改变:①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②脑萎缩:范围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