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

ID:44301639

大小:3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0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_第1页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_第2页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_第3页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_第4页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下联动: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摘要:总结村民自治、“两票制”、“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基层民主创新实践的成就,可以为基层民主的拓展提供有效路径。这条基本路径就是上下层良性互动或上下联动,即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干部的创新实践,同时将基层创造的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政策法规,使之制度化。关键词:基层民主;民主政治;上下联动;村民自治;“两票制”;“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018-04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卞义民卞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和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2、治建设的重点和亮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拓展基层民主。怎样进一步拓展基层民主呢?我们可以从彭真的讲话中得到启示。早在1987年,彭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草案时的讲话屮,就明确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冇效路径一—“上下结合”。按照彭真的讲话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民主创新实践,我们可以将拓展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概括•为上下联动或“上下结合”,即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干部的创新实践。同时将基层创造的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政策法规,使之制度化、法律化。一、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基层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亮点的出现,既不是书本

3、上理论的具体化,也不是照搬西方的实践模式,而是我国基层群众基于实践的创造。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民主的一项伟人创造就是农村村民自治,而首创村民口治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形式的正是农村村民。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改革,使政社合一、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再也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于是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耍标志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破土而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解放和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农村自主性社会的同时,也使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昔日的生产队和生产大

4、队等农村基层组织日益陷于瘫痪,调控力随之下降,农村社会儿呈无序化状态。公共秩序、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无人组织、无人管理,严重威胁农村社会秩序的封建迷信、摸牌赌博、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沉渣泛起。这种“自由”而又无序的状态,既是农民无法忍受的。也为国家所担忧。因此,一种能适应经济体制变动、重新组织农民的新机制为人们所期待。①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创造了•种新的管理形式——村民自治。最早的村民自治组织诞生于广西、贵州两省区交界地区的广西宜山三岔公社合寨大队果地屯。早在1978年,果地屯的村民对口益恶化的社会治安和乱砍滥伐的状况就忧心忡忡,并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1979年底,老支书和儿位老党员、民办

5、教师等人经过认真考虑,提出将村民组织起来,选举村庄治安带头人,订立村规民约,带领村民自我约束。与果地屯相邻的果作屯的行为则更为规范。1980年2月,村里召开选举大会,全村85户村民,一家一名代表以无记名方式选举产生了自己的组织和负责人,村民把新产生的组织最终定名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立以后,召集村民共同制订村规民约、管理章程,组织农民修路建桥、植树造林、维护治安,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基层群众不仅创造了村民自治这种基层民主组织形式。而且在基层民主实践中还创造出“海选”、“两票制”、“两推一选”等民主选举形式。“海选”是指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不确定候选人而山村民直接提名候

6、选人并差额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的一种竞争性民主选举形式。这一民主选举形式发源于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1986年12月。梨树县县委县政府在北老壕村开展加强基层组织的试点工作,多数村民要求实行民主投票选举村干部,县乡党委决定,尊重民意,采取不画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的办法,谁当选村委会「部完全由村民投票决定。这种选举办法被当地群众称之“海选”。这种富有创意的竞争性选举方式随后得到迅速推广,成为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基本形式。“两票制”是指农村党组织负责人选举分两阶段、投两次票的民主选举形式。农村推行村民自治后,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在程序合法性上显然要高于仅山农村党员选举甚至是山上级党

7、委指派产生的村党支部。面对村委会选举的压力,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村民参与选举村党支部的改革,“两票制”由此应运而生。“两票制”最初产生于山西省河曲县。20世纪90年代初,河曲县城关镇岱狱殿村,由于村务不公开,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村民多次集体上访,要求撤换该村党支部书记,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否则就不服从其领导。但是,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村党支部负责人只能由村全体党员选举产生。为此,城关镇党委决定釆取变通办法,由全体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