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

ID:4436184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_第1页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_第2页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_第3页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_第4页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固体放到水里》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固体放到水里》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第二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二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第二课,继续认识固体的性质一一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教材通过引导学半“提出问题一一猜想预测一一实验检验一一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的教与学,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能通过研究固体在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及一些变化,多侧面、多角度的认识固体。学生分析:学纶在&活中对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现象经常见到、接触到,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如木头在水中会浮、糖在水中会溶解

2、等等,但是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述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段,没有形成对固体在水屮的变化情况较清晰、完整、全面的认识。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大量的亲身经历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固体多方面的性质,了解固体在日常生活中、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

3、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知识与技能: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学科学,用科学,培养科学意识。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鸡蛋(好的和有一些裂缝的)、橡皮泥、蜡烛、新旧布片、土壤、粗沙子、方糖、水槽、玻璃棒、烧杯若干个、筛子、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你们在水里游泳时,有什么感觉?2、学生发言。3、提问:要是把其他固体放到水里,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你是怎么知道的?4、学生发言。[导入

4、部分设计有意识的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水里游泳的感受,自然的联系到其它固体在水里的情况,其意图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二、新授1、学生分小组预测桌面上的固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猜想、预测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通过让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了预测,使其有明确的目的进行探究活动。]2、学生小

5、组代表发言,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其实验记录表中的预测结果。(交流前要提醒学生尊重别人,要倾听并思考别人的发言,对敢于第一个发言的小组及时表扬。)[这里对发言的学生及时的表扬,是对学生表现的肯定,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时机应全程化:教师要随吋关注学牛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真、善、美的激励和评价。]3、引导学生对各小组记录表记录情况进行讨论评价,鼓励学生用简单、直观的方式描述现象。[此处让学生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掌握最佳的描述方法。]4、提示实验时应注意事项。(根据学生发言情况

6、强调两点:A为了观察清楚,每一种固体用一个烧杯。B为了观察到固体在水中的每个细节,每放一种固体就进行一次记录。)[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在这里提出一些实验要求是必要的。]5、学生进行实验,作必要的记录。(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耍,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6、学生交流实验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橡皮泥、新旧布片、好坏鸡蛋等在水屮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让学生再经历一次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7、从

7、橡皮泥、布片、鸡蛋等在水中的不一样情况,让学生谈感想。引导学生得出:当固体的一些性质发生变化时,在水中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水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固体更多的性质,利用固体在水屮的性质为生活服务,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研究。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在实验时要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要实事求是。[故意设计使用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及新I口布片、好环鸡蛋,让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耍善于发现,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才是学习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三、发展1、归纳总结,出示课题。(课题由学生自己拟定)

8、2、创设情境:让学生收拾实验器材,发现问题:像沙子、方糖等物体沉入水中或溶解在水中,要取出来怎么办呢?[此处巧妙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发现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课堂得到延伸,因为下课铃声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上课的结朿。]4、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得到启发。)(教师如有吋间可让学生运用器材进行验证,吋间有限则作为学生课后研究。)口我评价:本课设计上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