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

ID:44405622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_第1页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_第2页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_第3页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_第4页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山水游记,是一种以描写山川胜景和自然风物为主要题材的文章,在多情作者的笔下,诸多地方的胜景尽收眼底。《围炉夜话》中说得好:“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得灵奇;观江海,悟其浩瀚,则俯仰皆文章也。”不错,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情感的源泉,是人类心灵的最好寄托载体。由于山水游记内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使得山水游记文本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青睐的对彖之一,这也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选择人物传记文本的局面。如2012年福建卷《游龙鸣山记》,2013年山东卷《看松庵记》,2013年福建卷《龙洞山记

2、》等。那么,古代山水游记是如何來摹景状物的呢?一、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特征游记,既游且记,口然需要线索特别是行踪的贯穿,这是游记最为鲜明的特点。因此,在整体感知文木的吋候,就要抓住作者的行踪。下面是2012年福建卷《游龙鸣山记》选段,这一段以游踪为序,写出了龙鸣山的秀奇景色,让人心驰神往。至元丙了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和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出,出右小路,随两山势深育曲折。行三

3、四里,隘不宜山,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岀迎客,延坐后堂,E曰“口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乂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o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抓住景物

4、特征,要忠实于原文,理解不可偏颇。例如第4题B项:“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很明显,上面的说法和原文的“遂蹑蹬至潮咅岩,怪石界态方出”的说法,有很大的出入,所以不正确。再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龙洞山记》第4题B项:“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结合原文的文字“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可知,应为“在洞外饮酒的人要劝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o二、多角度写景古代山水游记在写景时

5、,或由低到高,或由近及远;或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來写景,如常见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或动静结合;或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精心描慕大口然的腔景;或借助联想想象;或是按照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顺序來写。例如2012年福建卷《游龙鸣山记》第3题: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组是①春霁既久,风口暄丽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④其北有“甘露室”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①为游山吋的天气,与

6、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④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o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屮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再如2013年福建卷《龙洞山记》第3题:下列四组中,全部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①是中极暗②烟郁勃满洞中③心骇乱恐甚④如是,仅里所⑤有泣者,恚者,诟者⑥喜幸生手其额者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审清题目中的“间接描写”和“艰险”词语,可以判断:①②写龙洞的环境,排除①②,答案选D项。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其实是游记散文选材方面的一个特:点,只要注意审题,弄清楚句子的意

7、思,一般还是比较好判断的。三、语言曼妙多姿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古代山水游记的语言一般都是精心打造的。为了写景的逼真和形象,常常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选择灵活而多样的句式,如长句和短句的结合等。比如上而的2012年福建卷《游龙鸣山记》选段,语言特点鲜明,全文句式短小有力,表现力强。文中还运用了“两山峙如双阙”“状若华表”等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景物的特点。【牛刀小试】阅读下而的这段文字,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写景的?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

8、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I•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誉膏淳。来若口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來会石卜。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级颔断鰐。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冇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口是乂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乂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皿。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节选口柳宗元《游黄溪记》)口然界中的景和物,由于种类、地域、季节、气候等原因,所呈现出的特征风貌也不同,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