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

ID:44438230

大小:8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_第1页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_第2页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_第3页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_第4页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缠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研究纟颉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硏究罗健重庆南岸中西医结合医院z重庆400061[摘要]目的比较纟颉沙坦和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及两者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纟颉沙坦和氨氯地平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绷沙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结论纟颉沙坦和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相似,纟颉沙坦除降压外,还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

2、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选纟颉沙坦。[关键词]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颌沙坦;氨氯地平[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3)03(c)-0140-0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s)和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已明确肯定,本文旨在比较纟颉沙坦和氨氯地平对EH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对血尿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1999年WHO/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选择该院2009年2月一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EH

3、的患者76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5.8岁,平均病程7.8年。高血压分级:I级28例,II级25例,in级23例。全部病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痛风、肾功不全。1.2方法随机分成纟颉沙坦组(38例)和氨氯地平组(38例X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平均体重、平均血压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用降压药两周,然后服药治疗8周z纟颉沙坦组每天服用纟颉沙坦80mg(商品名〃托平〃,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生产),氨氯地平组每天服用氨氯地平2.5mg(商品

4、名〃施慧达〃,吉林天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服药时间统一为上午7:00-8:00。观察指标:①偶测血压:固走立式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右上肢坐位血压,测量3次以上,取其中2次的平均值为测定的血压值。治疗前,连续3天测血压,每天测定2次,取6次的平均值为治疗前的基础血压。治疗后,每周复查血压1次,最后一周连续3d测血压,每天测定2次,取6次的平均值为治疗后的血压。②动态血压:治疗前后均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血压,每小时监测1次,结果由计算机处理。③血尿酸(uA)监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uA。降压疗效标准:显效:舒

5、张压(DBp)下降nlOmmHg,并降至正常或者下降20mmHg以上;有效:DBp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或者下降10-19mmHg;或者收缩压(SBp)下降羽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1.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士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降压疗效纟颉沙坦组:显效17例(44.7%),有效16例(42.1%),总有效率86.8%,无效5例(13.2%1氨氯地平组:显效19例(50%),有效15例(39.5%),总有效率89.5%无效4例(10.5%L2组的降压疗效均明显

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比较见表1。2.3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比较见表2。«1两组沦疔前后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化比较(mmHg)集沙坦组5-38例)毀氯地平组(n二38例)下降值治疗前治疗后下降值治疗前治疗后24h收编压1543±7.1125・8±6.82&5±0.3153.9±6.8124.616.329.3±0.5日间收细压13&1±5.0134.7±4.423.4±0.6157.4±5.2132.914.724.5±0.5夜间收缩压145.712.8126.3±2.119.4±0.7

7、144.6±2.7123.7±2.520.9±0.224h舒张压93.814.281.5±3.712.310.592.9±4.581.314.011.0±0.5日间舒张压96.2±3.684.9±2.912.3±0.796.6±3・284.1±2.212.5±1.0夜间舒张压87.3±3.878.2±3.49.1±0.486.7±3.577.8±3.18.9±0.4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纜沙坦姐与氮氯地平組下降值比较.②P0.05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蛰变化比较(壬士《)分组nuA(mmol/L)治疗前治疗后

8、魏沙坦组38459.72±4L9352・91±43•尸氨氯地平组38462.35土43.2454.36±48.9^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2P>0.05o3结语血管紧张素□(AngU)受体有两个亚型(ATI、AT2),Haithcock[2]等体外实验表明近曲小管的AT2阻止钠与碳酸氢盐的重吸收z与ATI介导的重吸收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