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ID:13469304

大小:24.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2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缬沙坦)与参考组(卡托普利片),各为44例,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

2、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缬沙坦;轻中度高血压;临床价值  随着老龄化的推进、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病人数明显呈现出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眩晕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动脉、脑、肾等病变,临床主要通过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1]。缬沙坦为近年来轻度、中度高血压治疗中常用药物,为对缬沙坦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8例轻中度高血

3、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50例,女3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2.32±4.11)岁,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孕妇、药物依赖性、哺乳期女性患者,患者均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撷沙坦过敏史,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缬沙坦(生产公司:丽珠集团丽珠

4、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00622)治疗,每天1次,每次80mg,均在早上进餐前服用或者空腹服用;参考组卡托普利片(生产公司: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76)治疗,治疗前两个周为每天25mg,治疗4周后若舒张压仍然大于90mmHg,则每天加用双氢克尿噻治疗,每天25mg,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全套血生化、X线胸片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5、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轻度、中度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轻度、中度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分析  组别(n)时间舒张压收缩压  轻度

6、中度轻度中度  观察组(44)治疗前96±5107±8151±8169±7  治疗后83±790±7126±7138±8  参考组(44)治疗前96±6106±7151±7168±10  治疗后89±797±6140±6144±7  2.2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3.2%),有效23例(52.3%),无效2例(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参考组治疗显效15例(34.1%),有效20例(45.5%),无效9例(20.5%),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7、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轻微恶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4例呕吐恶心患者,3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可分为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其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尚未出现器官损害的客观表现,中度高血压患者至少有一项器官损害表现,而重度高血压则出现明显的器官损害表现,患者发生脑卒中、心梗、脑缺血短暂发作等症状,由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症状不明显,因此多数患者并不重视,最终导致轻中度高血压进展为高度高血压,导致严重不

8、良后果[2]。临床常采用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硝苯吡啶等药物治疗,然而临床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缬沙坦为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激素,是由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形成,能够结合不同组织细胞膜上受体,生理效应较多,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血压调节,能够促进钠重吸收,从而对醛固酮分泌产生刺激作用,有效降压。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