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

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

ID:44623033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_第1页
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_第2页
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_第3页
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浅谈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摘耍】感染性疾病仍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是儿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病毒性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比例。随着病毒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药物学等学科研究的发展进步,人们可通过多种先进的技术诊断病毒感染,也不断有新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被开发利用,使某些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干扰病毒的附着或干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干扰病毒的脱壳而抑制病毒的复制。目前有较多的抗病毒药物用丁儿科临床。【关键词】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抗病毒【中图分类号】RT【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

2、01(2014)02-0276-02一、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毒病原。hRSV是引起3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每年致100万以上的儿童住院治疗,在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等高危儿童屮病死率较高。至今对hRSV的防治尚无特异措施。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是利巴韦林(病毒卩坐)。1、利巴韦林(病毒卩坐,三氮I座核苗)为核昔类似物,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RNA病毒、DNA病毒均有作用,但对RNA病毒的作用远高于DNA病毒。其治疗hRSV临床疗效有争议,Cochrane分析显示利巴韦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hRSV感染后

3、喘息发作的次数。美国已批准该药雾化制剂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目前认为它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流行时将此药与甲泼尼龙联合应用,还观察到它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或称SARS病毒感染有一定疗效。一般用量10〜15mg/(kg•d),重症30〜40mg/(kg•d)。口服用药可有消化道反应、头晕、皮疹,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引起口细胞减少、贫血、免疫抑制及肝功能杲常。临床给药途径国外报道主

4、要为雾化吸入,每天持续12〜20h,疗程3~7d,疗效为多数人肯定。2、RSV抗体静脉用RSV免疫球蛋口(RSVIG)为从人血浆中提取的RSV多克隆抗体。在流行期间,每月肌肉注射1次,共3〜5次,可减少41%易感者住院,而对严重RSV感染的治疗效果不明显。Palivizumab为RSVF蛋白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阻止病毒进入细胞,能减少55%易感者住院,可显著减少35周胎龄以内出生的早产儿6刀龄以内的住院率,减少24月龄以内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婴幼儿以及24月龄以内有血液动力学上显著障碍的心脏病患儿的住院率。二、流感病毒(含禽流感病毒)感染[45]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5、道传染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具有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广大易感者对新亚型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目前诡缺乏针对性强的高效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以及人们对流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甚至误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使失去预防和发病早期治疗的关键时机,这诸多因素都促使了流感疫情的蔓延。目前有两大类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一类是M2膜蛋口离了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另一类是近年问世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塞米韦和扎那米韦等。1、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金刚烷胺(amantadine)为1966年FDA批准的第一个抗流感约物,金刚乙胺(rimantadine)为1993年

6、批准使用。它们为病毒M2蛋口抑制剂,其机制是与流感病毒的包膜M2蛋口离子通道结合,使病毒内不能达到脱衣壳所需的酸性环境,从而使病毒不能被释放到宿主细胞内。金刚乙胺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强4〜10倍,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而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效,因乙型流感病毒无M2膜蛋白。该类药已用于1岁以上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可缩短发热时间、缩短病程(约1d)、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排毒吋间。在发病后48h内开始使用效果较好。副作用主要为与剂量相关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该两种药物的胃肠道症状相似,均较轻;金刚乙胺中枢神经系

7、统症状(2%)较金刚烷胺(10%)低,症状在停药后消失。2、神经氨酸甘酶抑制剂包括奥塞米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o流感病毒血凝素与含糖蛋白的唾液酸结合,继之进入宿主细胞,合成病毒蛋白及核酸,在宿主细胞表面装配成新的病毒颗粒,神经氨酸酶(NA)能裂解病毒结合物末端的神经氨酸残基,使病毒从宿主细胞膜释放并感染其它细胞。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口,很少受病毒抗原变异的影响,属高度保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