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

ID:44687952

大小:1.0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 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1民主民权的制度保障——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条件①军事上:解放战争的胜利。②政治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通过了《中

2、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组织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3)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纪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依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①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3)意义①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②

3、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③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易误辨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发展历程①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②发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全国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历史意义:表明中国人民

4、民主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依据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4)含义①前提: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②区域: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③方式: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力。(5)实施:全国共建立5个自治区,150多个自治州、县(旗)。(6)意义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②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易误辨析]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

5、族区域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原因:“左”倾思想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2)概况: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夏,全国形势出现严重失控的局面。(3)危害:宪法和法律遭到破坏,国家政治体制受到践踏。2.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1)完善宪法①十六字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1978年宪法:恢复了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③1982年新宪法: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了设立国家主席的规定

6、;加强了地方政权的建设,设立乡政府;扩大了基层的民主。(2)加强法制建设①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正式写进了宪法。②中共十六大召开时,全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民主制度建设①政治制度:恢复人民政协的工作,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②民族工作:1984年,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再次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政府职能的转变(1)背景①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

7、计划经济体制,政企不分。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历程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进行机构改革,裁撤合并一些部门,精简压缩工作人员。②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新的机构改革方案,部门从40个减至29个,将许多职能下放。(3)意义: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发展形势。[轻巧识记] 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