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

ID:44718615

大小:17.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6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_第1页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_第2页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跨文化交际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中的前沿课题。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它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尤其重点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交际原则与方式。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而不注重跨文化能力,忽视了社会意义。不同文化中幽默语言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学的层面,而且上升到跨文化交际的层面上。文化交流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和谐共处。[关键词]中西方幽默;跨文化交际;幽默;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它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显得尤

2、为重要,各种文化在交流、冲突中和谐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话题。“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喻特定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幽默的跨文化研究,以使人们能更好的掌握其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幽默语言,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一、中西方幽默的嬗变幽默来源于拉丁文“humor”,是一个生理术语,指体液。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不同的气质取决于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因此,“Humour”的本意

3、是指人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所决定人的思想上、习惯上的倾向、气质、心理、情绪。第一个把幽默引入文学领域的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本•琼生。17世纪末,幽默有了现在的含义;18世纪,有了以幽默为创作风格的文学家、艺术家。当幽默传遍世界的时候,便成为一种智慧的象征。首次把幽默引入中国的是林语堂先生。幽默虽是外来词,但幽默文化却与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一样久远。中国古代的幽默包含了深邃的哲理,巧妙的思辨。近现代的林语堂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幽默的智慧。二、中西方幽默不同的原因中西方幽默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引起的。中国人是典型的旨在求安足的内倾型大陆农耕文化,形成

4、了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则是唯求富强的外倾型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随性而张扬,都是各自文化的投影。中国在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势。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势,便形成了重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及方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为了说明一个人的愚蠢,便着重描写此人说话、做事是如何蠢,使人在读过后,能马上直观地得出结论。而西方文化属于外倾型的海洋文化,主张创新。因而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在幽默中,就体现为利用克制陈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在阅读幽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解曲言

5、,来理解幽默本身。中西方幽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但人们对幽默的喜爱和认同却惊人的相似。三、中西方幽默不同的特征总体说幽默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幽默的诠释和运用也不相同。中西方幽默在不同的文化体系的滋养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特征。西方幽默的底蕴深厚,有句话可以将这种情况解释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可以不做个优秀的人,但绝对不可以做个不懂幽默的人。西方幽默大多充满智慧,含蓄而有思想,懂得自嘲,善于用自嘲的方法展示幽默,同时博取对方的亲切感。相比而言,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慢的。中国经历几千年封建体制,人的思想自我约束感很强,顾虑太多,与人

6、交往中更希望展示完美自我,难以自嘲。所以,幽默也是多为针对第三方的,简单而直接的多。因此,中西方幽默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一)幽默的内容和功用不同。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映,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传统幽默里性是雷区,而西方幽默中这类内容却比较多。幽默的功用可分为:批判性(对生活中的缺点和反面现象加以否定)、肯定性(对生活中的优点和正面现象予以肯定)和纯幽默(既不包含肯定,也不包否定,它只是对日常现象进行富于情趣的反映)。幽默在西方纯娱乐性比较多,这是幽默从起始状态时起便形成的。而中国幽默似乎有

7、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为政治服务,流传到现在的传统相声,讽刺段子大多是这类。(二)对分寸的把握和技巧不同。中西方幽默受各自文化传统和理念不同,形成的风格、手法也不相同。从幽默创作来看,在对含蓄性的追求上,中国和西方国家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宏观上,西方国家的幽默力求把含蓄化和凝练化、哲理化结合起来,使幽默回味有更大空间。而中国幽默,它善于掌握含蓄与明快的尺度。中西方幽默在技巧上远不如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