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ID:4471927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6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_第1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_第2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什么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l、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这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   2.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能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安全。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不同于一般建设工程,如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简单地套用烈度区划图进行抗震设计,很难符合工程场址的具体条件和工程允许的风险水平。这种抗震设防,

2、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如果设防偏低,将给工程带来隐患;如果设防偏高,则会增加建设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使用说明的规定,对于地震研究程度比较差的地区和烈度区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不能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必需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后,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4.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我国抗震设防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科技进步的要求。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单一的烈度值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而进一步要求根据建设工程的

3、具体条件,提供场地地震动参数(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等),例如对于特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应考虑长周期地震波(远震)的影响。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有什么关系?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是确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种科技行为,是地震科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体现,凡是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都可以在资质确认的范围内从事此项工作。而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其带有明显行政强制性。抗震设防术语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是根据对建设工

4、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人工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人的感觉、人工建筑物的破坏、物体反应、自然现象的变化四个方面的宏观等级描述来标定的。地震烈度具有三个特性,即多指标的综合性、分等级的宏观性和以后果表示原因的间接性。影响场地地震烈度

5、分布的因素有:(1)震级(2)距离(3)场地条件(覆盖层厚度、土质条件、地形、地下水位、液化、古河道、破碎带等)(4)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地震地质灾害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是由地震动或断层错动引起的可能影响场地上工程性能的场地失效。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三大类:(1)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直接影响的工程地基基础失效,包括饱和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2)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间接影响的工程场地失效,包括岩体崩塌、岩体开裂、岩土滑坡等;(3)由地震断层作用导致的地表错动、地裂缝与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地震小

6、区划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地震小区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地震安全环境进行划分,预测这一范围内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影响分布,包括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分布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2)地震小区划必须针对具体场地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针对性更强、考虑的因素更多、精度要求更高。与全国地震区划相比,地震小区划具有以下特点:①地震小区划重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特别是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了破坏作用的影响。②地震小区划更为详细地研究周围地震活动环境、地质构造环境,分析近场区范围内的地震活动特征、鉴定活动构造的活动性质。③进行较全国地震区划更为详细的地

7、震危险性分析,并把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密切地结合起来,选择合适分析的计算模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④区分不同的地震破坏作用,对地面断裂错动、滑坡、崩塌、地基土液化和软土震陷得地震地质灾害进行评价。⑤编制比例尺远大于全国地震区划的图件,通常视地震小区划范围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如某些范围较小的地震小区划的图件比例尺达到1:50000~1:10000。(3)地震小区划的目的是为城镇、厂矿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为城市和工程震害的预测和预防、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为地震小区划范围内的一般建设

8、工程的抗震设计、加固提供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构造  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活动构造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等。活动断层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古地震  没有文字记载、采用地质学方法发现的地震。地震动参数  表征地震引起的地面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