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

ID:44946091

大小:1.9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05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_第1页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_第2页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_第3页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_第4页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2讲:广电新闻业务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讲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流程一、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新闻能否策划?策划来的新闻是不是新闻?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新闻策划的一些方法;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新闻策划书的写作;新闻能否策划?“新闻策划”的两种不同界定:1、“新闻策划”即“新闻报道策划”。即以事实为基础,对报道时机、报道手段、报道艺术等所做的规划设计。2、“新闻策划”即“新闻事件策划”。即“新闻事件发生之前,由记者参与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一种行为。”新闻策划的方法:借势与造势1、找准“新闻由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2、

2、“借力使力的艺术——策划的借势与造势”;借势,就是借助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事件、人物、故事、传说、影视作品、社会潮流等,策划出对自己有利的新闻事件的策划方式。造势:是通过主观努力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势能的方法。其要义在于尽可能地制造“效应”,即所谓“效应制胜,越炒越熟”。(电影宣传、书籍出版、超级女声等)如何借势:手法一:借名人之势;(牛群走马上任安徽“牛县”蒙城当“牛县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手法二:借事件之势;(湖南卫视“超级女生”事件中媒体、受众、广告商,甚至电信业、互联网的彼此借势与获益);手法三:借强者

3、之势;(凤凰卫视借央视之势,与央视“联手打造”,诸如《中国邻邦大扫描》、《极地跨越》、《走进非洲》等);如何造势:手法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手法二: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的一则寓言;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默顿把这个故事中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所谓新闻炒作,是指大众传媒在某一段时间一哄而上

4、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渲染式报道,或者是某一传媒在较长时间内对某一新闻事件作过于密集的、超常规的报道。“炒”:烹调方法,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之加热。——《现代汉语词典》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区别报道客体:事实或者伪事实;报道主旨:以夸大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取得轰动效应;报道形式:夸大、渲染的报道手法;报道效果:受众为某些局部内容所吸引,无法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被媒介所误导。报道原则:不遵循真实、准确、公正原则,为媒介之私利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新闻策划书的写作策划书一般分为两种:劝服性策划书和实施性策划书;劝服性策划

5、书是为了获取领导的认可,以说服实施为意图的策划方案;实施性策划则是所作策划已经决定要付诸实施,而以描述要落实的具体细节为主的策划方案。策划书的写作要素目的意义;内容形式;人员配置、组织方式;实施程序(时间);资金保障方式、经费预算;效果预测;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特殊性;电视采访的最高境界;电视现场采访的能力要素;电视隐性采访的运用原则;电视新闻采访的最大特点镜头前的采访;采访即新闻;电视采访的最高境界:“大象无形”的采访境界;(P175)“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老子《道德经》电视现场采访的能

6、力要素敏锐的临场判断能力;主动的临场控制能力;机灵的即兴采访能力——恰到好处的提问与议论;沉着的临场自控能力;“大象无形”采访境界的践行能力;案例:水均益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吴小莉采访江泽民;电视隐性采访的适用原则隐性采访因遵守法律法规;(假冒国家公务人员、假冒卖淫嫖娼吸毒者、使用窃听器材)隐性采访的运用原则:是否为了公众利益;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给自己的信条: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正当为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用作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

7、用。只有同时符号下述四条原则,才能采用秘密调查: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没有其它途径收集材料;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经制片人同意;提问中的注意点:问一个没趣的问题就会得到一个没趣的回答,因此少问“有何感想”等内容单薄的问题;提问不要面面俱到,要深入挖掘;发掘未知的细节;(除获得事实外,还应该注意一些有色彩、有情趣的细节)大智若愚,不要怕说“我不懂”、“我不明白”、“能不能重复一下”、“请举个例子”等;报酬递减律:问题越长,答案越短;最好一次提一个问题;精心安排关键

8、问题的措辞;使用诱导型的提问时,最好紧追不舍;要了解你的采访对象,体谅他的难处;凡属于信仰的问题总是能提起人们的谈兴;一个问题到了火候,就要赶紧提问,不要耽误。真实胜于礼貌。避免“结论预设式”的提问,这种问题只能使对方回答是或者否,破坏了事务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记者不仅要有“口才”,也要有“耳才”,即善于倾听。[幽她一默]:横穿马路被电视台抓住采访时要沉着应答一天,在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