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

ID:45394494

大小:1.0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_第1页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_第2页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_第3页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_第4页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离骚》导学案教师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2013年下高一语文科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_____小组____姓名_______《离骚^》导学案教师用编制人:邬桂云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王护林【学习导航】1、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的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2、反复诵读,鉴赏重点句子,理解并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3、了解本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学习重点1、诗中疑难字词以及表达含蓄句子的理解。2、学习诗歌比兴手法(移情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中的“美人”“香草”的意象内涵。(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对《离骚^》相关知识有进

2、一步了解。2、借助阅读注释来自己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通读全文,对文章的思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5、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预习案Ⅰ教材助读一、走近屈原屈原(约前 339 —约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 _平____ ,字__原__ ,又自云名__正则___ ,字__灵均___ 。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

3、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等。二、关于《楚辞》与《离骚》“楚辞”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因其“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种诗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色彩,《楚辞·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通“罹”,“__遭遇、遭受_____”义;“骚”,“___忧愁_____”义

4、。“离骚”,即“_遭遇忧愁_______”的意思。三、朗读课文(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第3页(共6页)52013年下高一语文科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_____小组____姓名_______(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整体感知提问1:第一段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

5、人内心苦闷,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提问2:“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在本节中有何作用?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明确:“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原因: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提问3: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由此看出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

6、德,至死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提问4: 找出第二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由此看出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格?明确:“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7、,岂余心之可惩?”﹝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格。Ⅱ预习自测学习建议:熟读课文,尝试独立完成下面题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修姱(kuā)  羁(jījī)   謇謇(jiǎn)侘傺(chàchì)  溘死(kè)       蕙(xiān揽茝(chǎi)   谣诼(zhuó)方圜(yuán)攘诟(gòu)        鸷鸟(zhì)    延伫(zhù)芰荷(jì)    岌岌(jíjí)   杂糅(róu)兰皋(gāo) 可惩(chéng)           

8、好修姱(hào)相(xiàng)                  谇(suì)               偭(miǎn)     忳(tún)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忧愁苦闷)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第3页(共6页)52013年下高一语文科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_____小组____姓名_______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