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

ID:45422312

大小:4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3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_第1页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_第2页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_第3页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_第4页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知识材料点(新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教育学创立过程中出现的人物1.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3.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4.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

2、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5.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6.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7.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下列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需要识记(几乎每年必考):   (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贡献:定量研究成为

3、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 19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教育学的展望》、利特《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主张通过 “陶冶”与“唤醒”培养完整人格。   (3)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4)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

4、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6)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吉鲁《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法国: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学人物 '1、苏格拉底(古希腊)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一起雄辩和青年智者问答法著名。 2、柏拉图是欧洲(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5、,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纲分析一,教育基础&1,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6、》,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这一学制后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小

7、学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现状:1.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费短缺现象仍然存在。 '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整合和资源建设仍然有待加强。 4.教师的培训需求高,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5.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存在,需要更多关注。 存在问题: 中国的小学教育不太理想。教育体制限制了作为初始集体教育的学校所应该有的主权。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重;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  小学

8、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差距大;  学校重教轻育;  媒体导向偏颇,让社会误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与能力)&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