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ID:45449517

大小:2.63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1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_第1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_第2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_第3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_第4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新”在何处?①实现了民族的独立;②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③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④外交: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一、新中国初期(1949-1955)——外交政策制定及成熟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外交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性质: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1、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方针:方针

2、含义意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使我国改变了半殖另起炉灶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民地的地位,在国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平等外交关系在保障成果、保一边倒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卫和平,维护独立义阵营一边的斗争中不致处(实质:反对帝国主义)于孤立地位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巩固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力和一切特权,再考子再请客的独立与主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讨论: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二大阵营的对峙,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是近代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意义:巩固……

3、保障……维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苏联向中国贷款三亿美元,并先后在中国境内创办了中苏石油公司、中苏金属公司、中苏航空公司(这些公司于1955年全部移交给中国),并向中国提供了成套工业设备。1953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时,苏联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了141项重大工程,并派了大批专家、学者来华工作。w苏联w阿尔巴尼亚其中11个社会主义国w保加利亚w越南家w罗马尼亚w印度w匈牙利w瑞典印度(1950.4.1)w朝鲜w丹麦——第一个与中国建w捷克斯洛伐克w缅甸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w波兰w瑞士w蒙古w芬兰瑞典(1950.5.9)w民主德国——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1)朝鲜停战以

4、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2)完善:1954年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包容性、开放性——超越了建国初期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四)参加万隆会议(195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

5、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存异”和“求同”分别指什么?提出背景: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破坏会议;与会国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异:社会制度和意识

6、形态不同。同:①共同的历史遭遇:在近代都曾被殖民主义侵略;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任务。知识体系背景政策成就出现第一次建交热国家利益(“另起炉灶”与苏联结盟基本国家方“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性质针原)“打扫干净屋则”的提出参加日内瓦会议国际子再请客”环境参加万隆会议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时期主要对手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到50美国三大政策(一年代边倒)60年代美国、苏联两个拳头出击“三个世界”70年代苏联理论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80年代以来霸权主义不结盟考纲: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常化解读:1、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7、背景、经过及其意义;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3、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4、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解读:1、知道不结盟政策;2、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3、体会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4、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阅读内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学习反馈学习反馈1.(2012·山东文综·T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