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

ID:45612329

大小:57.63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1-15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_第1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_第2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_第3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_第4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策略及训练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立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文言实词数量很多,应以牢记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为主,适当扩大范围,尽量多积累。积累也不能光靠死记硬背,要掌握一些规律。2.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二、牢记两点翻译原则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

2、“信”,即准确无谋,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和改变风格;“达”,即文字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雅”,指文句流畅,具有文采,准确、鳞明、牛动。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第九题的翻译题①今Z事君者Fh“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句中“事”可译为:侍奉、事奉、服侍、服事、侍(君)、为……办事、谋事、效力等,若译为:事(君)、从事、治事、事件等,此点就不得分。2.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H的出发,重在丁•考查学牛的文言文基础与实际应用能力。正如余闻先牛所说「'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把握,但更要求学生能够

3、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Z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致。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采用同原文差别鮫大的表达方式。高考的特点固然耍考杳学牛对文言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耍求考牛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历年来试题的设置主耍釆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当然,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兼用,视原文情况而定

4、。凡是遇到古今异义、词义通假、词序颠倒、句式特殊的句子,宜译后语意不通顺,表达欠准确,则可适当川意译。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第九题的翻译题②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Z,是富桀也。此句中,“乡”是通假字同“向”,作动词。可译为:向往、崇尚、推崇、追求;若译为:讲求、讲究、明白、通晓、了解、实行、施行、注重、重视遵循等,此点不得分。总之,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三、掌握六字翻译方法翻译时,先要读懂原文,综合运用学过的古代汉语知识,理解词义,弄懂句意,理清层次,了解写法,掌握原文的概貌,还要了解原文的吋代背呆和作者的思想境遇。翻译

5、吋可采用“留、换、补、删、调、贯”六字法。1.“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木词汇、专有名词。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2.“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1.“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文言句子屮的省略部分,翻译的吋候应该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第九题的翻译题②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翻译吋,就必须补出省略

6、成分“侍奉国君的人”。2.“删”,就是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咅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3.“调”就是调整语序。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在翻译时必须把这些倒置的成分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十六题的翻译题第(3)小题“欲而得之,乂何请焉?”翻译此句要注意两点:①任务对话中主语与宾语省略现象。谓语动词“欲”之前要补出主

7、语“子(你)”,之后要补出宾语“之(东西)”。②宾语前置现象。“又何请焉”即“又请何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常常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将宾语移到动词后而。6•“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如官场中的“下车”(一到任)、“视事”(到职工作)、“乞骸骨”(告老还乡)、“除”(授予官职)等等,可按现在的说法翻译。总之,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关键还在于平吋的积累。要熟读教材,尤其是名篇名段名句,要反复讹读,培养语感;要切实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木用法与推断技巧,正确判断一字多义、占今异义、通假

8、词、偏义复词等文言现彖,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明确考纲要求的那些文言虚词的基木川法。同时要通过不断训练,掌握翻译的要领。表达时耍做字迹清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