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

ID:45632838

大小:494.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15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_第1页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_第2页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_第3页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_第4页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诉讼程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 第一节诉与诉权一、诉的概念掌握行政诉讼中诉的三个要素: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二、诉的种类掌握行政诉讼中诉的5个种类三、诉权(考研重点)我国目前的诉权理论:被害者诉权行政诉讼法中修改的热点:诉权理论的选择第二节起诉和受理一、起诉起诉的期限条件(行诉法38-40条,行诉解释41-43条)1.起诉期间长度直接起诉的——3个月;经过复议的15日,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诉法38、39条)。2.起诉期限的起算点及最长保护期(1)起诉期限的一般起算(行诉法38、39条)(2)行政机关未告知当事人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情形下起

2、诉期限的起算及最长保护期——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行诉解释41条)(3)当事人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情形下起诉期限的起算及最长保护期——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诉解释42条)(4)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后来知道了具体行

3、政行为的内容,而不知道诉权和起诉期限的,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确定起诉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该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期间。(参见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对如何理解《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请示的答复)案例:原告刘可聚于1991年12月申请了四间房屋宅基地,被告青岛市崂山区国土资源分局(原青岛市崂山区土地管理局)为其进行了土地原始登记,权利人为刘可聚。1995年被告未履行合法变更程序,就擅自将土地登记档案中的“刘可聚”涂

4、改成“刘学山”,并呈报崂山区人民政府为刘学山发放了土地使用证。1999年在另一民事个案中,原告知道了权利人为刘学山的土地证。2006年5月,在另一行政个案中,原告知道了被告涂改土地原始档案中“刘可聚”名字的事实。2008年3月27日,原告起诉被告涂改档案的行政行为违法,崂山区法院立案受理。问题:本案是否超过行政诉讼时效?解析:原告不知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被告在涂改土地原始登记时,因为原告只是与其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而不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既未告知当事人诉权和起诉期限,也未告知当事人具体行政行为内容。至于原告于1

5、999年就知道刘学山从被告处获得个人名下的土地使用证,是原告获得的,并不能免除被告告知的法定义务(法律规定原告应亲自到场变更),更何况原告知道是土地证的内容,并不清楚涂改名字这一事实内容,真实了解涂改事实的时间是2006年5月,截止原告起诉并未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本案涉及不动产。根据《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起诉期限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0年。(5)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情形下起诉期限的起算

6、(行诉解释39条)——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起诉期间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3.起诉期限延长(行诉法40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4.起诉期限的扣除时间(行诉解释43条)——由于不属

7、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1.复议选择型这是复议与诉讼衔接关系的原则。凡是既属于复议范围又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属于下述各种类型的,均应认为属于此种。2.复议选择兼终局型此种类型的案件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复议和诉讼之间自由选择,但选择复议后即不得提起诉讼。《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五条(受公安机关拘留处罚的公民对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可以

8、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最后的裁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29条第二款(受公安机关罚款或者拘留处罚的外国人,对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