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 行政诉讼程序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

ID:1529430

大小:245.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7-11-12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_第1页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_第2页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_第3页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_第4页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18章 行政诉讼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主编:石佑启第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第一节第一审程序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第三节审判监督程序第四节行政案件审理中的特殊制度第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要点导言: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判决。原审判决遗漏行政赔偿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依法不应当予以赔偿的,应当判决驳回行政赔偿请求。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

2、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第一节第一审程序一、起诉二、受理三、审理四、裁判一、起诉行政诉讼的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行为。一、起诉(一)起诉的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的规定,起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起诉的程序1起诉期限

3、。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起诉的期限有以下几种情况:(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

4、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在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二)起诉的程序(4)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复议决定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是,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二)起诉的程序2起诉期限的延长。《行政诉讼法》第4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要延长起诉期限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起诉期限耽误的原因须是不可抗力的事由或其他特殊情况。(2)当事人申请延长期限,应当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障碍消除后10日内提出,超过10日,就丧失了申请延长起诉期限的权利。(3)当事人申请延长法定的起诉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二)起诉的程序3起诉与申请行政复议的衔接。《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

6、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三)起诉的方式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2条、第43条及《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第4款的精神,起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即原告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及起诉状副本。第二节第二审程序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二、上诉的提起三、上诉的审查与受理四、上诉案件的审理五、二审裁判二、受理(一)受理的概念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

7、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并予以审理的诉讼行为。原告起诉与人民法院受理是两种不同性质却有密切联系的诉讼行为。(二)对起诉的审查和处理三、审理(一)审理前的准备1组成合议庭2送达诉讼文书3处理管辖异议4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5更换和追加当事人6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法律适用1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点。所谓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具体运用行政法规范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作出相应裁判的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具有特定性。(2)法律适用的

8、性质是对行政法规范的再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