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ID:45842563

大小:145.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8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适当做题。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的更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D)。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解析】观察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

2、象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的方法。其中如果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的观察被称为结构式观察。    2、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有( D )。    A.遗传、环境    B.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C.教育、环境    D.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    3、( A)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A.教学    B.课程计划    C.教育方针    D.教育活动    【解析】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3、 D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 A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D)。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德育要调动学

4、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 B )    A.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为( C )。    A.与新任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解析】C选项是新手

5、教师的特点    9、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C )。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10、有人反映很迟钝,甚至在夜间睡觉时,屋外发生龙卷风都未觉察。则此人( D)。    A.绝对感受性高,绝对感觉阈限低    B.绝对感受性低,绝对感觉阈限低    C.绝对感受性高,绝对感觉阈限高    D.绝对感受性低,绝对感觉阈限高    11、对品德要素的研究,主要集

6、中在道德认识、( C )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上。    A.道德发展    B.道德教育    C.道德情感    D.道德品质    1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D )起主导作用。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3、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B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B )。    A.阈限 

7、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15、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C)。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16、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中,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是( A )之间的矛盾或平衡问题。    A.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    B.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要求    C.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    D.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17、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D )之间的矛盾。    A.教

8、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教育方法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D.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18、到了( A)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A.封建社会    B.原始社会    C.奴隶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