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是大趋势

文化融合是大趋势

ID:45924211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文化融合是大趋势_第1页
文化融合是大趋势_第2页
文化融合是大趋势_第3页
文化融合是大趋势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化融合是大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融合是大趋势文化融合是大趋势破除“迷执”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惊心动魄或者惊天动地的争执和论争,到后来都因趋同而化解或市于折中而和合。人类的思维之路所以无限曲折,是由于人们有“执”:执于“一”,而不知有“二”;执于此,而不及于彼;执其始,而不知所终,未能做到孔子说的“执其两端”O《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说,人类本身并非不具备拥有“智慧德相”的条件,只是由于自身的“妄想”和“迷执”,不能够实现“证得”。“证得”就是“证悟”,亦即思想的“觉悟”O不能“证得”,就是不得

2、“觉悟”。文化自觉如何开启人类的“觉悟”?我国已故的老一辈文化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诉诸理性良知,晚年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文化论说,即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有其优长之处,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他者的长处。所以需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O也就是尊重差别,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美美与共”,指人类的文化最终会走向融合。这是费先生的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论,对陷入“迷执”的今天的人们而言,无疑是“润物细无声”的春口喜雨。我国另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钱❷书先生,他在早年的著作《谈艺录

3、》中也说过:“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先生的意思,东方和西方,各个国家民族的不同人群,彼此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指向,常常是相同的。已故的哈佛大学中国学学者史华慈教授,提倡“跨文化沟通”,甚至提出语言对于思维并不具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的作用。所以有时尽管语言不通,也不是完全不能交流,其至还可以发生爱情。人类的“同”其实远远多于大于“不同”O强调人类的“不同”,是因为“有执”,包括“我执”和“法执”O还由于“理障”。各种预设的“论理体系”,有时会成为隔断人类正常交往与交流的围墙。过多地强调人类的“不同”,是文

4、化的陷阱。“与人同者,物必归焉”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易经》,其“系辞”写道:“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个意思是说,人类的不同在于方法和途径,也就是“化迹”的不同,最终的结点总是要走在一起。《易经》“睽”卦的“象辞”也说:“君子以同而异。”所以不同,是因为有同。与其标立彼此之“异”,不如首先认同求同。不同也可以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不同也可以达成“和”的泰局。“仇必和而解”对这个问题阐释得最深刻的是中国宋代的思想家张载。他在自己的代表著作《正蒙》中,用U!句话表达了他对整个宇宙世界的看法。这四句话是

5、一一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我把这四句话,称作张载的“哲学四句教”O因为他还有另外的“四句教”,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的是宋儒的群体政治理想。关键是最后一句:“仇必和而解。”简单地说,宇宙间万事万物,不过是对待、流行、校止、和解而已。对待与流行的结果,不是吃掉、消灭,而是通过校正,达至和解、共生。“度尽劫波兄弟在,和逢一笑泯恩仇”,这是中国大作家鲁迅一首诗里的话,最能得张载义理的真传。结语张载哲学启示我们,世界各文明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却不必然发展为冲突。

6、人类的未来,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是走向文明的融合而不是和反。因此我个人无法赞同前些年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他把西方文明跟伊斯兰文明跟儒教文明,视为不可调和的“冲突体”O这个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他只看到了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纠结,没有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和“化解”;只看到了“文明的冲突”,没有看到文明的融合。冲突是人类文明的“反动”,是礼仪文化的“弃物”。所以孔了说:“礼之用,和为贵。”“和”才能成礼。冲突是愚蠢的失礼行为,为人类文明所不取。人类如果因文化的差异与“不同”而出现偶然的对立,彼

7、此当事方应该釆取“和而解”的态度,而不是走向“仇而亡”。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智慧,也是人类本性和人类理性所应该指向的冃标。【明明荐口《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1日/本刊有删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