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ID:45956061

大小:7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_第1页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_第2页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_第3页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_第4页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姓名:施程琳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大庄中学地址:省曲靖市马龙县大庄乡邮编:655100电话:15187978446摘要:本文从注重对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用正确的思想理论体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用生活实践磨炼学生四个方面对彰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徳育功能;学习方法;言行;生活实践;思想品德课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初中学生来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摆在政治教师面

2、前急需解决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较注意狠抓双基,重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顺序渐进,但对于确立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道徳品质、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其实质就在于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且还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径的作用,如班、团、队的组织活动、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等。这在事实上而不是主观上把思想品徳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这种状况严重淡化和削弱了思想品徳课在思想品徳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

3、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耍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徳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凸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已成为初中政治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下面,本人结合三年的教学经历,就如何彰显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政治课教学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无痕化的课堂德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在心里自然而然的接受,是一种符合学生

4、实际的教育方法的优化,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情理法并用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许多实例说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浓厚,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可以使学生减少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增强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对客观事物产生激情。但他们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又容易偏激,故一定要以理服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他们的人生信念才会树立得坚定持久。法是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教育切忌简单化,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但没有法,情有时变得没有原则,理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法,

5、才会使他们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须的,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三者并用,思想教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二)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贴近生活,从近入手,把和学生相关、密切的、能够影响他们的因素抓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三)开放民主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老师不居高临下,而是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变单纯灌输知识为启发学生运用知识,变传统说教为形象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书本和实践两种教材。“精雕细刻,深入浅出;授人以渔,激励思维;情真意切,育人导行”的政治课

6、,学生享用终身。二、思想政治课教育德育渗透的途径首先,注重对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强烈的吋代感和思想性,因此,思想政治课平时的课堂教学,必须联系当前的时事政治,善于抓住社会热点和难点,用理论引导时事,用时事印证理论,从而引导学生止确做人,树立关心社会、热爱国家的意识,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课标对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成绩的评估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脱离青少年心理发展实际和精神需要的做法,使思想课不再单调乏味。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可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充分挖掘本学科

7、的德育功能。这里个人推荐的方法是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注重把握课堂教学时机,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德育渗透主要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技巧和水平体现出来。从施教过程来看,渗透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不具有强制性,它在引导人们感悟人生、进行理性思维时,能心甘情愿地接受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崇高思想品德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这其实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从施教的手段和方式来说,渗透教育应力避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育者依据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述要具备见景生情、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8、。从施教氛围来说,教育者应力戒生硬严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