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

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

ID:46066186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78例临床观察关键词乳癖舒胶囊乳腺增生病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198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乳腺外科屮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中医学“乳癖”的范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方法有微波、红外线、西药(三苯氧胺片)等,但均有一定的禁忌证及不良反应。我们对乳腺增生患者应用的乳癖舒胶囊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资料与方法2008年1〜11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乳腺增生病患者278例,年龄20〜50岁。其中I类:单纯乳

2、腺上皮增生症96例;II类:乳腺腺病161例;III类:囊性乳腺上皮增生21例。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乳腺增生病例多表现为乳腺胀痛,有结节感或肿块。根据其病理改变以及临床特点,分为三种类型:I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又名乳痛症。主要病理改变为末端导管和腺泡上皮的增生和脱落,脱落的的上皮以及分泌物潴留在末端导管内,致使乳腺变硬呈结节状。II乳腺腺病,是介于单纯乳腺上皮增生症与囊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之间的一种。在临床上均能在乳腺内接触到肿块,但其病理改变无囊肿形成。III囊肿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也称乳腺囊性病。其特点为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肿,同时伴有乳

3、腺管及上皮增生和其他一些结构不良性改变。由于其病变导管及囊肿可发展成异型增生及癌变,故许多学者认为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1]o治疗方法:采用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乳癖舒胶囊每次服用2粒,每日3次,28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用药,用药期间禁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治前记录乳腺增纶病的类型,肿块大小及口觉症状。用纱1个疗程后复诊,记录其类型、肿块大小及自觉症状。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自觉症状消失,乳腺无胀痛,无结节感,肿块吸收。②显效:乳腺胀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但肿块并未完全吸收。③有效:乳腺胀痛减轻,肿块变软未吸收。④无效:治疗前后自觉症

4、状及肿块无明显改变。结果用药1个疗程后来门诊复诊278例,其中治愈75例,占27.0%;显效133例,占47.8%;有效54例,占19.4%;无效16例,占5.8%,有效率达86.6%o治疗结果表明,乳癖舒胶囊对乳腺增牛病引起的胀痛、肿块有明显的疗效。见表1。对显效、有效、无效的继续用药1〜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乳癖舒胶囊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用药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讨论乳癖舒胶囊主要成分为为瓜篓皮、蒲公英、丹参、赤芍、土贝母、柴胡、延胡索等。神丹参、瓜篓皮为君,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改善微循环,护肝,抗癌,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瓜篓皮清热

5、化痰,宽胸散结,抗菌,抗肿瘤,抗癌,扩血管,降血脂。赤芍、土贝母为臣,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散瘀止痛,抗菌,抗肿瘤,抗癌,扩血管,降血脂;土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降压,镇静。蒲公英、延胡索为佐,蒲公英清热散毒,消肿散结,抗菌,保肝,利胆,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镇痛,安定。柴胡为使,舒肝解瘀,行气止痛,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诸药合用,共同达到疏肝解郁,活血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对乳腺增生病引起的胀痛、肿块疗效明显。为增加与巩固疗效,1个疗程后可以继续1〜2个疗程,效果会更好,乳癖舒胶囊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无不良

6、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薛明兴,原名俊,余伟江•乳腺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