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

ID:46091823

大小:214.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_第1页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_第2页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_第3页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_第4页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_女神_五四想象_及其审美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3期(总第85期)作品探究*《女神》:“五四想象”及其审美超越李铁秀(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仅仅从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关系视角和层面上解读和定位《凤凰涅槃》及一部《女神》,在这方面,以往的研究已积累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阐释定势。然而,除此之外,在此之上,作为“五四想象”的《女神》是否还诗意地蕴藏着某种超越时代(五四)而可能向所有时代开放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本文不仅以“历史的观点”而且以“美学的观点”,从象征的、浪漫的诗性方位细读文本,从《凤凰涅槃》到《女神》,

2、开掘其“诗意的栖居”的美学的陌生的方面,重估其审美超越价值。关键词:象征;浪漫;无我之境;超越中国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25(2008)03-0052-06[1](P595)中国的新诗创生于“五四”,她像火中更生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加以历史的批评了”。凤凰在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天空已“欢唱”“翱翔”像恩格斯当年“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批评过伟大[2](P462-463)了近一个世纪。谈到“五四”与新诗我们就不能不的歌德一样,我们今天应该怎样不仅从“历提郭沫若的一部《女神》。如果说“五四”意味着一史的

3、观点”而且从“美学的观点”来观照和阐释一个“现代性”时代与民族的“再生”,那么可以说《女部《女神》及其“五四想象”呢?神》是对这一“再生”的历史里程碑式的抒情与想罗曼·罗兰说过:“歌德、雨果、莎士比亚、但象。我把《女神》的这一抒情与想象称之为“五四想丁、埃斯库罗斯这些伟大的作家创作中,总是有两象”。别林斯基曾经对如何进行文学批评如是说股激流,一股与他们当时的时代运动相结合,另一到:“不涉及美学的历史批评的批评,以及反之,不股则蕴藏得深得多,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要。直到现在,它还滋养

4、着新的时代。它给诗人们[3](P32)误的”。“确定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的程度,应该是和他们的人民带来永久的光荣。”《女神》无疑批评的第一要务。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评是包孕着上述纵横流贯的“两股激流”的“文本”*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08-06-10作者简介:李铁秀(1952—),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52——既属于某一时代的“一股激流”,又属于超越意义的哲理象征意蕴是无疑的。当然,至此我们看时空的永久的“另一股激流”。作为“五四想象”及到的似乎还

5、只是一种象征的逻辑构架。因为凤凰其超越的《女神》,不仅属于特定时代现实历史层形象本身又是诗人独特的“五四想象”创造的与黑面的“自我想象”和“民族想象”,而且是属于浪漫格尔所说的“长生鸟”并不重复雷同的浪漫的象征的审美超越层面的对于“无限”与“永恒”的想象。性艺术形象。真正富于独创的艺术才能的诗人的那么,《女神》的“五四想象”及其超越时代的富于作品,必然鲜明地烙上自己特征的印记,使其与其审美张力的诗性魅力和艺术价值的审美超越机制他作家的作品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于他人而属又是如何建构而成的呢?我们不妨从堪称《女神》于诗人自己独创的特

6、征,往往就植根于该诗人的“五四想象”的经典性代表作品《凤凰涅槃》谈起。艺术世界观,足以成就并显现其艺术才能的世界郭沫若曾说:《凤凰涅槃》“那诗是在象征着中观。那么,建构《女神》的“五四想象”及其审美超越[4](P250)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无须赘的“世界观”是什么呢?大家知道,五四时期的郭沫言,在《凤凰涅槃》中,诗人所欲象征的这一艺术动若曾以泛神论者自称,并极为赞同过宗白华的“诗[4]机和效果是实现了的。而迄今人们对《凤凰涅槃》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最为适宜了”的说法。(P240-241)象征意蕴的诗意阐释基本上也拘囿

7、于此。然而,除后来,他在谈到自己《女神》时代的思想和此之外,在此之上,《凤凰涅槃》到《女神》,是否还创作时说到:“那时对宇宙人生问题搞不通,曾有内在地蕴藏着某种超越时代(五四)而可能向所有一个时期相信过泛神论。……在我的初期作品中,时代开放的欣赏魅力与审美价值?泛神论的思想是浓厚的。比如在《凤凰涅槃》中有黑格尔在其《美学》中论述有关“象征型艺术”这样的句子:‘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4](P169)的象征意义时指出:“正是一般的生命辩证过程,便是火’”。我们不妨姑且把“泛神论”看作是即生长、死亡以及从死亡中再生,向真正

8、的象征形《女神》时代诗人的艺术世界观,由此入手试解《凤式提供了适合的内容;因为在一切自然生活和精凰涅槃》的象征底蕴之谜。神生活的领域里,都有一些现象以这种辩证过程何谓泛神论?郭沫若当时解释说:为它们的存在的基础,因而可以用来阐明和暗示“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