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

ID:46737665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_第1页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_第2页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_第3页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_第4页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内审美及其对感官型审美超越[摘要]内审美是相对于具有外在客观对象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型审美而言,意指一种完全内在的、封闭的、独特的个人审美体验,是一种内在精神型审美。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内省式审美方式是一种只有在完全超越功利计较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这种审美把人类美好的精神向往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一种极大自由的精神创造,是对感官型审美的一种超越。[关键词]艺术创作;内审美;感官型审美[中图分类号]B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00-02所谓“内审美”,是相对于具有外在客观对象的视觉和听觉的

2、感官型审美而言,意指一种完全内在的、封闭的、独特的个人审美体验,是一种内在精神型审美。这是王建疆先生在《修养•境界•审美•儒道释修养美学解读》一书中首创的审美术语。内审美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依靠外在对象或不通过外在感官而获得的审美体验。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有三个表现特征:第一,在无需外在对象参与,没有内景呈现的情况下引起的精神境界型审美,即指没有形象或形式的纯粹精神性审美,即悦乐。这里的悦乐既无外景也无内景,完全是精神性的悦乐,而不是感性的情感之乐。第二,无需外在感官和外在对象参与的内景型审美,即指大脑呈现内景的审美。内景型审美贯穿在功夫型审美、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和

3、艺术活动的审美中。第三,纯粹想象和联想型内审美,是指作家、艺术家创作和欣赏时的想象和联想。内审美不一定由外在对象引起,其产生与人的类型和自我修养有关,是先天资禀与后天修养的有机结合,它带来的是恒久的精神快乐,能够长久地涵养身心。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内省式审美方式是一种只有在完全超越功利计较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这一点对内审美中最高级的无美而乐式的精神境界型审美而言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般人生境界,无疑需依赖于人的自身修养。—、何为感官型审美与内审美王建疆先生对内审美与感官型审美两类审美现象进行区分,是建立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

4、系基础之上的,在中国美学史上也常被称为心一物关系。感官型审美以耳目视听为感受美的方式,因而它的审美对象是确定地能被主体感官证明外在于审美主体自身的,所以,在这种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截然二分。说它们截然二分,并非否定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毕竟,对象是主体意识中指向的对象,主体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所谓截然二分,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即指呈现出既有主体又有主体以外对象的状况,亦即既有心,又有物。这就易于导致美在心、美在物的分歧。实际上,在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就有“美在心”与“美在物”两种观点的针锋相对。它们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主张“美在心”的观点认为

5、,一朵花的美不在花自身在哪里呢?他们又认为没人去欣赏花,花又有何美可言呢?美总在观者眼中,“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其实,这两种看法是各执一隅,都未见山之全貌,也许可以设想,所谓美既不在“心”,亦不在“物”,而在“心”、“物”交汇过程中,美不是具有固定意义的实体,而是在审美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一方面,审美主体有一种介入对象的意向性;另一方面,审美对象又有一种吁请主体介入参与的“召唤结构”,在这个对象向主体敞开、主体静观对象的过程中,便生出审美活动的中介物——审美意象,它既不是物本身,也不是

6、心自体,而是两者互动共生的产物。由此可见,在感官型审美活动中,美就存在于心、物交汇所生成的审美意象上。与感官型审美相对,内审美这种内省式的审美方式,无需外在感官与外在对象参与,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审美。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纯粹精神性的审美活动并不是无对象的审美活动,而只是无外在对象,无需通过外在感官。实际上,任何审美活动既然称作审美,一定有可供审视的一个美的对象,即审美对象。内审美也不例外,它也有审美对象,只不过与感官型审美不同,它的审美对象不是被主体外在感官证明外在于主体的对象——物,而是就存在于或者被主体内化于主体内心的主体精神自身——心,也就是说,主体把

7、内化内显于主体内心的东西或主体的心境、精神当作审美对象。所以,在内审美中,与感官型审美不同,对象只在于自身,无关外界,它始终是主体与主体间内部的对话交往,呈现为心与心的关系,即其中呈现的美感意蕴是在心与心交融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主体的审美注意力只在于主体精神自身,自己审视自己,是一种内省,这时,主体把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当作审视的对象,就从感官型审美中的“我”面对外部世界转化为“我”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将审美意蕴的生成移置到了主体内部,为审美意蕴的持续生成不断拓展空间,这是一种内在的实践努力,当然就不需要依赖于外在感官,也无需依赖外在对象的参与,只需要

8、强调主体个人的内修、内养,提升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