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

ID:46141523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_第1页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_第2页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_第3页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_第4页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摘要】木文对我国农机化发展状况和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机械化投入少,农机服务体系薄弱,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対农业机械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机化;加强政策和法律建设,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人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关键词】农机化;发展;思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

2、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1•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屮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我国的农业机械已在种植业的主要生产环节中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总体上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居主导地位。但是,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索质等诸多因索的影响,我国农机化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还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1.1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农机装备结

3、构性矛盾突出。主要呈现出: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播(插)、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等等。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起步早,有基础,但发展仍很不平衡。总体看,全国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已超过70%,北方优质小麦产区的机播、机收水平接近90%,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但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稻水平还不到10%。玉米的机播水平虽然达到了50%,但其机收作业刚刚起步,水平还相

4、当低。1.2农业机械化投入少。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事业所占比例少,有的其至没有农机的份额。特别是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多数地区的财政都没有列支。二是农民收入低,限制了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孑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476元,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很不平衡,沿海不少地区已经达到3500元以上,而西部一些省份还在1500元左右。按照人均纯收入2476元计算,抛去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每户结余2600元。如果再考虑到收入差距、农机养护使用支出及

5、柴油价格连续上调等因素,则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1.3农机服务体系薄弱。近年來的机构改革,使得大部分省、市、区的农机管理机构降格或与英他农业部门合并,客观上造成了农机化工作力度减少。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农机基层服务体系。冇的乡镇农机管理站资产被平调或处置,人员被遣散;有的虽然还承担农机管理职能,但没有经费保障,多数精力迫于生存而从事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和落实。1.4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行依法治机才是推进农机化的根本保障

6、。近儿年,不少省份人大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农机管理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引导、促进农机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看,由于国家的农机化立法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尤其对农机化事业的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导力度不够、宏观调控手段较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化发展环境的建立和改善。2.加快我国农机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对策2.1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是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小麦、水稻、大豆和优质、专用、高效粮豆生产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新鲜包装等机械设备,延长产业链,为粮食稳定

7、增长服务,为提高粮食品质服务;人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着力推进品种工程、优质饲料工程、疫病防治工程、保鲜贮运工程、质量检测和卫生安全工程的农业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化,为外向型农业服务;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次序从过去重产中、轻产后转变为优先发展农产甜深加工机械设备,通过精加工和深度加工进入国内外市场,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发展产中环节的机械化,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

8、重提高;由侧重于农机动力增长转变为向增加作业机具、配套农具倾斜;由侧重于小型农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