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药疹临床分析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

ID:46162405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_第1页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_第2页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_第3页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_第4页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110例药疹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0例药疹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所应用药物和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110例药疹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致敏药物、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药疹类型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两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机体状况和致敏药物类型。结果重症组17例,非重症组93例。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外周血、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卩〈0.05)o110例患者中,共有27例患者有应用过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因此致敏药物不易确定,将他们所应用的药物列入可疑约物,而剩下的83例单一

2、用药导致药疹的患者用笏情况也各不相同。结论特别注意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药物患者的病情,以防药疹发生,一旦出现药疹,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积极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药疹;临床分析;致敏药物[中图分类号]R75&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6-0157-02药疹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体内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多个系统。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新药不断面世,用药人群不断增多及滥用药物愈演愈烈,约疹发生率不断增高。为了解所应用药物和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I月诊治

3、的110例夯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资料完整的110例药疹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历完整且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1]。其中男56例,女54例;年龄2~79岁,平均(36.9±15.8)岁;潜伏期为1〜20d,平均(10.5±1.2)d°1.2分析方法根据患者致敏药物、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药疹类型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两组,重症药疹类型包括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SEM)、剥脱性皮炎(ED)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三种,

4、而其他药疹类型则为非重症药疹[2]。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釆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药疹类型重症组17例,非重症组93例。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外周血、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lo2.2致敏药物110例患者中,共27例患者有应用过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因此致敏药物不易确定,将他们所应用的药物列入可疑夯物,而剩下的83例单一用药导致药疹的患者用药情况见表2O3讨论人体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将药物吸收到体内后,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反

5、应称Z为药疹[3]。药疹在所有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均有发生的可能,一旦出现笏疹,便会对于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來一定困难。当发生重症药疹时,对患者的机体伤害较大,甚至会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因此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4]。以往认为主要导致药疹的致敏药物分别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等[5],但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致敏药物发生的改变,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其他依次为血制品、解热镇痛类约物和卡马西平,与英他研究结果相近[6-8]o原因考虑为近年来药物应用有所改变所致,由于抗生素大量应用,令青霉素类药物所致药疹比例上升,而由于磺胺类药物近年来临床已减少运用,因此药疹发生

6、的比例有所减少。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治疗癫痫的卡马西平所导致的药疹中重症药疹较多(40%),同时其潜伏期也较其他夯物长,因此虽然卡马西平不是致敏药物的首位,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密切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能掉以轻心[9]。对于药疹的诊断,医务人员也需要注意。如对于发热患者不作鉴别诊断便用药,用药之后出现皮疹后可能被误诊为药疹。乂如成人麻疹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可能导致误诊。因此医生需要重视鉴别诊断,对于潜伏期、发病季节和接触史等病史要有深入的了解,谨防误诊。通过対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患者的比较,我们发现重症药疹患者比例也不少(15.5%),重症药疹并不完全是皮肤

7、黏膜症状的加重,还会导致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感染等,病情凶险,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应该设法减少药疹的发生,特别是重症药疹,所以笔者认为对药疹的临床分析十分必要。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医药T作者应该对药疹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过程加以重视,在临床用药前,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病史,尽量减少用药类型,防止交叉过敏[10-12]o特别注意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药物患者的病情,以防药疹发生,一旦出现药疹,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积极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参考文献][1]赵辨•临床皮肤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