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

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

ID:46209866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用自拟“痛经方”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o结论学自拟“痛经方”疗效显著。【关键词】自拟“痛经方”原发性痛经笔者从2005年3月~2008年3月,运用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5年3月〜2008年3月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24岁。病史6个月~4年,均

2、未婚,40例均经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排除由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肿瘤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痛经。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1]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制定的标准[2]。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经检查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诊断为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证: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喜温,得热痛减,经量正常或减少,经色暗红,有块,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手足厥冷,呕吐等症,舌质淡白或淡红,苔白润,脉弦或沉紧。2治疗方法自拟

3、“痛经方”:党参15》肉桂10g,吴茱萸6g,当归10g,白芍15g,川莒10g,玄胡15g,香附10g,红花10g,小茴香6g,乌药6g,艾叶10g,生蒲黄6g,五灵脂6g,川断10g,杜仲1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分三次温服,在月经来潮前10天连服10剂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痊愈:行经腹痛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

4、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或加重。3.2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讨论女性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紙,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的前列腺素(PG)有关,且内膜中PG浓度越高,痛经也越严重。前列腺素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以致子宫缺血,导致厌氧代谢物积贮,刺激疼痛神经元而发生痛经[4]。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及遗传因素有关[5

5、]。中医学认为引起痛经的原因较多,概括起来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营则痛”两大类,然临床多见实多虚少或虚实夹杂,并以寒凝血瘀型多见。青春期女性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气待盛,若先天禀赋较弱,阳气不足,气血不充,则寒从中生;又饮食生冷太过,涉水冒雨着凉或情志不畅,致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与经血搏结,导致寒凝血脉,冲任瘀阻,经血凝涩,“不通则痛”而发病。治疗主要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益气养血为法。方中肉桂、艾叶、乌药、小茴香、吴茱萸温阳散寒,行气通络;红花、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香附、玄胡、川莒行气活血止痛;党参、当归、白

6、芍、甘草补气养血调经,缓急止痛;川断、杜仲温补肾阳,通络止痛,配参、归、芍.草扶正固本,助温阳散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多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或加快血流的作用[6],对于缓解疼痛具有重要意义。活血通经方药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盆腔循环功能,血流动力学,甲皱微循环等[7]。当归可抑制子宫痉挛,止痛,促进子宫发育,减少盆腔充血;白芍有镇静中枢性疼痛和脊髓性反射弓兴奋作用。诸药合用,阳气充盛,阴寒消散,冲任、胞宫气血调和,经血畅行,通则不痛,自无痛经之患。实践证明,自拟“痛经方”是治疗痛经疗效较好的经验效方。参考文

7、献[1]郑怀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6.[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4: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1993:263-266.[4]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1:380.⑸苏应宽,徐增祥,江森,等•新编实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社,2003:573.⑹郑有顺•中国血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139.⑺刘敏如,谭万信主编.中医妇产科学[

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7-3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