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ID:4627473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7.5%o结论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关键词】针刺;按摩;椎动脉型颈椎病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46-01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及混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颈

2、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其临床症状包括位置性眩晕、耳鸣、头颈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眩晕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于2009年8月——2010年01月,选择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辽宁省兴城市八一军区针灸门诊及疗区。1.2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持物落地,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头痛;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耳鸣,耳聋,视物不清。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侧位片显示颈

3、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见椎间孔变小或X线正位片显示钩椎关节侧方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④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⑤排除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及颅内肿瘤引起的眩晕或颈椎有骨折、脱位、急性的颈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感染等。[1]凡符合以上5条标准者均为治疗对象。2治疗方法2.1针刺2.1.1取穴颈夹脊穴(T2-T7颈椎棘突下缘两侧旁开0.5寸处)、风池、天柱、大椎。2.1.2操作方法(针具为华佗牌0.35mmX40mm毫针)天柱、

4、颈夹脊穴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20-30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20-30mm,大椎直刺10-25mm,颈夹脊穴、风池、天柱施以捻转泻法,大椎施以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2.2按摩2.2.1患者先取坐位,术者一手用掌固定患者头颅,另一手从患者的颈枕部向肩部做揉法,來冋10次;接着捏拿斜方肌;弹拨竖脊肌、提肩胛肌、颈项部的阿是穴(肌肉痉挛处及压痛点),以使局部肌肉组织放松为度,然后按揉双侧风池2min,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最后擦大椎,透热为度。2.2.2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掌根托住患者的枕

5、部和颈上段,另一手固定于下颌,使颈部与水平方向呈15。-20°,医者身体后仰,带动双手协调用力纵向牵引,让着力点位于棘突之间,持续1分钟。3疗程每个疗程为10天,两个疗程后观察效果。4治疗效果4.1疗效标准治愈:眩晕、头痛、恶心、视物不清、耳鸣等症状消失,仰头或转头试验阴性,临床检查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能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平时无症状,劳累时有轻度症状,临床检查接近正常范围,不影响工作。好转:眩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仰头或转头试验阳性。无效:眩晕,头痛等症状不减轻或加重,临床检查无

6、变化o[1]4.2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40例患者临床治愈30例,占75%;显效5例,占12.5%;有效4例,占10%;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达97.5%o5讨论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即颈性眩晕,为椎动脉颈段受颈部疾病影响造成血流障碍所致。它的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稚病,常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临床观察,中老年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的发病率最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的动力平

7、衡失调、横突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寰枕筋膜卡压、头下斜肌压迫等原因,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使其发生痉挛、狭窄或折曲,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表现为头转向某一侧时立即出现眩晕。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当属“痹症”范畴,多因风寒湿邪、长期劳损,或因外伤损伤筋骨,气滞血瘀,经脉闭塞不通所致。风池穴为疏风定眩的要穴,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夹督脉伴太阳经而行,其定位、循行,以及作用功能与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密切相关。其屮,督脉能“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入络于脑。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还出颈项。

8、颈项为足太阳经、督脉所循Z处,通过针刺手法的运用刺激夹脊穴、大椎穴、夭柱穴可以畅通督脉及足太阳经气而达到调和气血,通络止眩,调整阴阳的日的。按摩手法作用于颈部软组织,使得痉挛压痛的枕后肌群、颈旁深层肌肉得以放松,减轻对椎动脉的压迫,缓解局部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反应,加强损伤肌肉的修补,调节颈椎外平衡,最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可使头颈椎不正的列线恢复正常,从而使症状得以缓解。笔者经过多年的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