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oc

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oc

ID:53794359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刺配合牵引刮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配合牵引刮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作者:王敏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233000【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引刮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46例和对照纽.40例,分别采用针刺配合牵引刮痂和静脉滴注川苇嗪治疗20d,观察治疗前后2纽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同吋对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变化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结果治疗纽•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V0.01),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V0.01),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V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纽(PV0.05)

2、,治疗后TCD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V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纽(P<0.05)o淆后TCD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V0.01或PC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V0.05)。结论针刺配合牵引刮痂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対脑血流速度改善明显。【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疗法颈椎牵引刮痂川苇嗪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电脑的广泛使用及普及,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II发病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其至猝倒,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常伴有颈肩痛,颈枕

3、痛等。而眩晕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称为颈性眩晕。该病一•曰•发作,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來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牵引刮痂治疗本病,并设对照纽对比观察,収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病例來源本资料86例,均为2006年1月〜2008年4月的我院康复科门诊和中西医结合科病房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3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配合牵引刮痂组(治疗组)46例和药物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d,最长19年。对照纽.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d,最长21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

4、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挺标准如下:1、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2、旋颈试验阳性;3、X线正、侧、斜位片显示颈椎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增生或椎间孔变形;4、多伴有交感症状、视觉症状或神经根症状;5、TCD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3排除标准(1)脑源性、眼源性、耳源性、神经官能症、低血压等引起的眩晕;(2)颈椎有骨折、脱位、急性颈椎椎间盘脱出、结核、肿瘤、感染等;(3)伴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及脑出血、脑梗塞;(4)治疗前2周未服任何中西药物,未进行任何理疗、针灸等治疗。1.4治疗

5、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陀合牵引刮炒治疗。(1)针刺取百会、风池、天柱、C3〜C6夹脊穴、列缺和外关。患者収俯伏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5mm×40mm瑞琪尔牌针灸针刺入各穴:百会从询向后沿皮刺入10mm左右,小幅度捻转;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15〜25mm,大幅度提插;天柱直刺15〜25mm;C3~C6夹脊穴斜向脊柱进针15~25mm;列缺针尖向肘部斜刺10mm左右;外关直刺10〜20mm,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颈椎牵引:采用南京康龙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出产的KLWA系列牵引治疗仪。患者取坐位,以枕颌带固定,选择适当牵引角度(上颈

6、段疾患垂直牵引,下颈段疾患以颈椎前屈15度牵引),设定牵引参数为:总时间30min,牵引时间90s间歇吋间15s,牵引力5〜10kg,按体质情况逐渐增加°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3)刮痂:患者収坐位,充分眾露颈肩及肩脚部位,使其自然放松,然后在刮痂部位涂上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循督脉山风府向下经大椎刮至身柱,循足太阳膀胱经山天柱沿脊柱两侧经大杼、风门刮至膈俞;循足少阳胆经山风池沿颈项部向下刮至肩井。每条线路刮30〜50下,轻者出现潮红,重者出现紫红色痂点。术毕嘱患者避风寒,多饮热水。待痂退后再行二次刮治。对照纽给予盐酸川苇嗪粉针(40mg/支),80mg/次,加入5%葡

7、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I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1.5观察指标2纽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做下列观察:(1)症状和功能评分:采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制定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2]中的评分标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d内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并做好记录。(2)脑动脉血流速度:以每一•条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为一个观察对象,根据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