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ID:46301816

大小: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_第1页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_第2页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_第3页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_第4页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内容摘要:醉驾案件作为i种轻罪案件,需要有相应的特别程序与之配套。在醉驾案件屮,不得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逮捕措施,而应尽可能采収取保候审措施。在认定行为人处于醉酒状态和在醉酒状态卜•驾车时,应遵循一定的证据规则。最高法院应通过细化量刑规则和发布指导性案例,来统一醉驾案件的量刑。我国未来刑事诉讼法修改屮,应建立刑事处罚令程序來处理类似醉驾的轻罪案件。关键词:“醉驾”:危险驾驶罪;程序;证据;刑事处罚令程序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危险驾驶案件(主要是醉驾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增多。但是,与Z相配套的刑

2、事程序规定付Z阙如,就冃前而言,只有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安机关办理醉驾案件规定》)对公安机关办理醉驾案件作出了规定,但该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有限,致使司法机关在处理醉驾案件时遇到了强制措施适用难、证据认定难、量刑不统一等诸多棘手问题,本文拟针对司法实践在处理醉驾案件时出现的问题,捉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对我国未來轻罪案件建立刑事处罚令程序提出若干设想。一、醉驾案件强制措施的适用《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悄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

3、役,并处罚金。"此条款表明,醉驾案件的被告人最高的刑罚就是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但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逮捕的刑罚要件是“町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所以,醉驾案件的被追诉人不符合逮捕的刑罚要件,依法不能适用逮捕措施。《公安机关办理醉驾案件规定》第35条规定,对涉嫌醉酒驾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强制措施。其中,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实践中,公安机关一般在查处醉驾案件时可能对嫌疑人采取拘传措施。但是,拘传时间届满即需变更强制措施。由于嫌疑人不同意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脱保率肓、追捕困难等多

4、种原因,取保候审在醉驾案件屮很少适用。监视居住在司法实践屮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1],司法机关也不愿意在醉驾案件小釆用。因此,公安机关在醉驾案件小适用较多的就是拘留措施。按照《刑事诉讼法》第6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拘留的期限为三日或者七日或者三十F1。但是,醉驾案件一般不存在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情形,不可能拘留至三十H,所以,对醉驾的嫌疑人拘留的期限最长为七FI。于是,有的地方公检法三机关通过联席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在拘留的七II内对醉驾案件侦杳、审查起诉、审判完毕,以免出现对嫌疑人超期羁押的现象。实际上,公检法三机关的这种做法也

5、存在一定程度的违法。因为,在醉驾案件中,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适用,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检察院和法院仍将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置于拘留的状态,显然冇检察院、法院借用公安机关的拘留期限來办案的违法嫌疑。此外,司法实践中,在醉驾案件的裁判宣告之后、牛效之前的10H上诉、抗诉期限内,法院一般也将被判处拘役的被告人置于羁押的状态,这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因为,法院无权对醉驾案件的被告人进行拘留和逮捕,拘役的裁判只冇在生效Z后才能交付执行。针对•上述现状,有实务界人丄建议,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允许醉驾案件适用逮捕措施或者可以对醉驾案件的嫌疑人拘昭期限延长

6、至30Ho[2]我们认为,醉驾案件的嫌疑人可能判处的刑罚较轻、社会危险性不人,刑事诉讼法修改没有必要针对醉驾案件的嫌疑人延长拘留期限至30H,司法机关尽量避免对醉驾的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不得对醉驾案件的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而应尽可能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尤其是,对于本地户籍、有固定住处且能够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适川取保候审扭施;对于外地户籍、有固定单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应尽量适川取保候审,让当地企业或者单位等社会力虽:进行监管,或者借鉴美国的职业保释保证人制度,由职业的取保候审保证人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及时到案。

7、[3]二、行为人醉酒状态的认定醉驾案件屮究竟哪些事实需要证据来加以证明呢?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危险驾驶罪认定的准确性,而且会影响到诉讼的效率性。我们认为,按照《刑法修正案》(A)第22条的规定,醉驾有两方面的核心事实必须有证据加以证明:一是行为人处于醉酒状态,二是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驾车。其中,驾驶人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这一事实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加以认定。它町以根据交警查获行为人醉驾时的监控录像或者照片、同车人的证言、交警的证言、其他证人的证言等了以证明。但是,对于行为人在驾驶时是否处于醉酒状态这一事实的认定,囿于证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国内外

8、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存冇一定的争议。(一)认定醉洒状态证据的收集対于行为人“醉酒”状态的认定,美国采取的方式包括现场清醒测试(即FSTs,辺括水平性眼震测试、直行和转弯、单腿直立三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