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

ID:46320138

大小:7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2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_第1页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_第2页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_第3页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_第4页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探索摘要:本文提出了实施互动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分析生疑。提出假设;合作学习,探究质疑;归纳总结,激励评价;迁移发展,拓展应用。为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践案例。关键词: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05-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仁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纽带,使学生在自觉、主动、多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培养及

2、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和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和谐的互动探究知识氛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学习。实现自我的充分发展。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1可界定为:这种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方式。2、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理论的主要指向是培养学

3、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合作性、探索性和创造性。(1)互动教育理论:教育活动是师生问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教学过程则是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活动。这个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2)罗杰斯教学观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的潜能,并能主动地发展其自身的潜能。学生应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和发现,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4、”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学生要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3、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3.1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引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个尊重主体、尊重差异的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教师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少讲、精讲,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组织调控学生的

5、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及时必要的指导帮助。在课堂上尊重学习,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例如,九年级化学上册37页的[实验2-5]实验(2):给过氧化氢溶液微热可看到有较多的气泡冒出,按教材上的操作,不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于是教师故意提出问题:该试管中放出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我们该怎么办?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提出:把气体收集在集气瓶里,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教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如果是氧气,气体会多一些,容易看清现象,教师: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收集该气体较好呢?学生争论不休

6、,有些学生说用排空气法收集,有些学生说用排水法收集。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做实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相关的原因和结论。学生间的层层交流与讨论,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而和谐融洽的互动师生关系的建立,宽松的探究氛围的构建,使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探究。3.2以评价促进发展。以探究提升学科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为发展而教”、“为发展而评价”,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彻底转变旧的观念与评价模式,不可“为考而教S“为考而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表现自

7、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建立自信,才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主动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例如,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从含有少量泥沙、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等少量杂质的粗食盐中取得精盐。教师在课前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实验目标,回顾相关知识,收集有关资料,初步完成自己的设计思路。然后,按合作小组进行合作设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建构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学生对设计方案也不相同。以下是学生的部分方

8、案:方案仁溶解t降温-过滤t加入适量Na2CO3-过滤-加入适量HCI,调节溶液pH-蒸发方案2:溶解-降温-过滤-加入过量Na2CO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