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考纲

管理科学考纲

ID:46484137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4

管理科学考纲_第1页
管理科学考纲_第2页
管理科学考纲_第3页
管理科学考纲_第4页
管理科学考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科学考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科学的含义1、识记:管理科学的概念。2、领会:(1)管理科学与决策的关系,(2)管理科学的地位,(3)管理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二)管理科学发展・展望1、识记:(1)管理科学儿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管理科学的基本架构。2、领会:(1)管理科学发展,(2)管理科学的主要作用。(三)管理科学基木特征1、识记:(1)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2)系统概念。2、领会:(1)管理科学开展研究的特征,(2)科学硏究的逻辑程序。(四)管理科学的研究程序1、识记:(1)管理科学的研究程序,(2)管理科学模型的构成及结构。2、领会:(1)管理

2、科学的研究程序,(2)如何将一个实际的管理问题转化为管理科学模型,(3)管理科学模型的构成要素及模型的结构。第二章线性规划(一)线性规划建模问题1、识记:线性规划的几个经典模型。2、领会:(1)线性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2)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问题。3、应用:(1)资源利用问题,(2)配料问题,(3)生产计划问题,(4)动态生产问题。(二)线性规划的一般型少标准型1、识记:(1)线性规划的标准型,(3)线性规划标准型的转换方法,(3)线性规划标准型的特征。2、领会:(1)如何将一个一般型线性规划转换成它的标准型,(2)线性规划标准型的特征。(三)线性规划的图解法1、识记:(1)二维线性规划的图

3、解法,(2)二维线性规划解的情况。2、领会:(1)二维线性规划图解原理,(2)二维线性规划图解步骤,(3)二维线性规划解的情况。3、应用:二维线性规划的图解问题。(四)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1、识记:(1)线性规划的解与可行解,(2)可行域,(3)线性规划的基与可行基,(4)线性规划的基本解与基本可行解,(5)线性规划的最优解,(6)角点,(7)最优解的判定定理。2、领会:(1)基本可行解与可行解、基本解的关系,(2)可行解与基本可行解的关系,(3)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凸集,(4)线性规划的基本解与角点一一对应,(5)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在角点上取得到,(6)最优解的识别问题。3、应用:线性

4、规划解的识别及其之间的关系。(五)线性规划求解一单纯形方法1、识记:(1)单纯形表上作业法,(2)单纯形方法的矩阵描述,(3)判别数与检验数,(4)单纯形表的构造原理。2、领会:(1)单纯形方法的解题过程,(2)怎样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3)单纯形方法的迭代过程。3、应用: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求解。(六)线性规划求解一M法1、识记:(1)M法的辅助问题,(2)M法的解题过程,(3)M法的解的判断问题。2、领会:(1)如何构造M法的辅助问题,(2)M法的求解过程及最优解的判定。3、应用:利用M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第三章对偶问题与敏感性分析(一)对偶模型1、识记:(1)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关系,(2)

5、对偶问题的转换。2、领会:(1)研究对偶问题的原因,(2)原问题少对偶问题的关系。(二)対偶理论1、识记:(1)对偶问题的对偶就是原问题,(2)弱对偶定理,(3)对他(原)问题无可行解则原(对偶)问题不可能有最优解,(4)对偶(原)问题有最优解则原(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R它们的目标函数值相等,(5)互补松弛性定理。2、领会:(1)对称性,(2)弱对偶定理,(3)无界性,(4)强对偶定理,(5)互补松弛性定理及其应用。3、应用:运川互补松弛性定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三)对偶解的经济解释1、识记:(1)对偶解与影了价格,(2)影了价格的特点,(3)检验数与边际贡献。2、领会:影子价格的经济指导

6、意义。3、应用:怎样利用影子价格改善经营策略。(四)对偶单纯形方法1、识记:(1)对偶单纯形方法与一般单纯形方法的区别,(2)对偶单纯形表的编制,(3)对偶单纯形方法的求解过程,(4)对偶单纯形解的判定。2、领会:(1)对偶单纯形方法的解题原理和思路,(2)对偶单纯形方法与一般单纯形方法的区别,(3)如何从最优的对偶单纯形表确定原问题和対偶问题的最优解。3、应用:运用对偶单纯形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五)敏感性分析1、识记:(1)约束方程右边项变化的敏感分析,(2)增加新的决策变量的敏感性分析,(3)FI标函数系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4)投入或技术系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5)增加新的约束条件

7、的敏感性分析。2、领会:(1)敏感性分析的意义及其必要性,(2)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第四章运输问题(-)运输模型1、识记:(1)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2)运输问题的解的结构特征2、领会:(1)运输模型的建立,(2)运输模型的特征。(二)运输问题求解1、识记:(1)儿个概念:最小元素法、闭回路与闭回路法、位势法,(2)初始解的确定方法,(3)最优解的确定。2、领会:(1)怎样确定初始可行解,(2)运输问题最优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