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ID:46650304

大小:73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26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1页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2页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3页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4页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右图是连环图《三家分晋》封面图。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国瓜分的事件。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况?这一时期的秦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东周建立(前770年——前221年)春秋:前770----前476

2、战国:前475----前2212、特点: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和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㈡表现:1.经济上: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图片: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牛耕(1)从材料一图片一和图片二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据材料一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

3、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引自《诗经·小雅·大田》㈡表现:1.经济上:⑴表现: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技术日益进步商业活跃,商业中心出现——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变化)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⑵影响:①土地私有制确立。②新的阶级关系产生:——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生产

4、力决定生产关系)③引起政治领域的变革㈡表现:2.政治上:内容: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奴隶主贵族制度→封建专制统治世卿世禄→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封邑制→俸禄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中央集权制——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上层建筑变化)途径:推行变法㈡表现:3.军事上:4.文化上: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政治: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建立强

5、化封建专制制度军事:富国强兵成为改革动力。文化:百家争鸣。归纳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大变革?根本原因直接动力(时代背景、必要性)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广改革私田增多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自耕农)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政治:军事:思想:经济基础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需求理论依据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时代背景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学思之窗】“兵家

6、和法家都重视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和战胜攻取有什么关系?”(1)原因: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兵家思想产生于战争实践。(2)关系: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改革性质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②变相没收旧贵族的土地③裁官、削俸、养兵和奖励军功④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①发展农业生产,“尽地力之教”②推行平籴法③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初税亩①发展农工商②整顿、发展军备③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7、”内容吴起李悝管仲人物楚国魏国鲁国齐国国家富国强兵春秋战国目的时期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率先强盛成为强国名称分类管仲改革李悝变法时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为富国强兵维护旧制度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经济上都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相地而衰征”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改变世卿世禄制;“尽地力”;“废沟洫”;强调法治(上层建筑)。成效增强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较强大国家。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促进由

8、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学习探究:比较管仲改革(春秋时期)与李悝变法(战国时期)异同国家主持者时间内容作用赵国赵列侯前408至前387年选拔贤能者做官,并“节财俭用”封建政权得以巩固韩国申不害前335年“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功行赏制度诸侯不来侵伐齐国邹忌前347年整顿吏治、谨修法律而督奸吏东方诸侯霸主燕国乐毅前311至前279年“与百姓同甘苦”使燕国强盛起来补充: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