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ID:46670888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_第1页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_第2页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_第3页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_第4页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风湿科,浙江杭州310006)摘要:介绍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出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提出治痹五法,并附验案举证。关键词:类风温关节炎;临床经验;宋欣伟中图分类号:R59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889-02宋欣伟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诊治风湿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

2、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的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的肿大畸形,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历节”范畴。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这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圭臬。宋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并借鉴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后指出“三气”致痹并非感而即发、亦非单独致痹,提出“伏邪晚发”的致痹概念,并认为湿邪贯穿于痹证病程的始终。宋师常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湿为土之气,弥漫于天地之间,流布于四时之内,故湿邪四时、各地均有,而以吴越之地为患更甚。湿邪是否袭人致病与营卫二气之状态相关。营卫二气布行周身,其中卫气更为

3、一身之藩篱,肥農理而司开合。卫表不固首责于肺,然《灵枢•营卫生会》言“卫出于下焦”,可见卫气不仅与肺藏相关,更与肾藏关系密切,正是肾藏资始之气行于体表而作卫气。《素问•痹论》言“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而体虚之人,肾精不足,累及营卫二气不能正常环形周身,故为湿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成为《灵枢•贼风》所云之故邪(即今之伏邪)留而未发。伏邪渐伏渐深,终至骨辭,其“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属半表半里之地。在此过程中,影响经络气血津液的运行,日久寒凝湿聚生痰,湿热交阻酿毒

4、酿浊,气血郁滞成瘀,这些痰、浊、瘀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它们或相互胶结如“如油人面”、或“重感于风寒湿之气”,闭阻经脉、络脉,流注肌肤筋膜,壅滞关节、甚或破坏骨駢,是以关节肿胀变形、屈伸不利,甚则功能丧失,痛如白虎历节。此病致病因素多样、病机错综复杂,以湿邪贯穿全病程,故缠绵难愈,日久内舍肝肾,而呈虚实夹杂之候。2治法临床所见的类风湿关节炎早中期居多,正虚不明显,呈痰湿停聚,瘀血内生,寒热错杂之象。故治疗首当祛邪,邪去则正安。而类风湿关节炎病机复杂,往往非一方一法所能奏效。宋师常以燥湿化痰逐饮、活血化瘀、清热祛寒复法合用,同时注重引伏外达,并在药物选用上在符合

5、中医辨证的原则下,选用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类风关治疗确实有效的药物,具体而言,宋师提出治痹五法。2.1祛风通络三气之中,风邪为长,故治痹断不可少祛风一法。宋师指出,风药变动不居,善于通阳化气、通络行经,且风能胜湿,“风动则地干”。对于兼挟恶风、头痛、脉浮等表证症状者固然为首选,即便无表证者亦可用之。清•龙之章在《蠢子医》中多次指出「治病须要兼风药”「治病风药断不可少”。轻证常用白芷、蔓荆子、川藁本、羌活、麻黄。其中麻黄为宋师喜用,且剂量多在15〜20g,他认为麻黄不仅能宣散表邪,更能宣肺发汗、利尿消肿,对于关节肿痛并挟表证者尤其合适,每收檸鼓之效,惟于心脏病者慎用

6、。至于全蝎、蝦蚣这类搜风剔络的虫类药多不主张早期应用,一者病邪尚未入络,二者恐其有耗气之虞。2.2活血化瘀对于关节畸形兼见舌质黯红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者多以活血化瘀为主法。但见外感表证时不可轻用,以防外邪内陷碍阻伏邪外达之机。临床上习用桃仁、红花、鸡血藤、当归、赤芍、川茸。病程长久者多加用黄艮,用量多在30g以上,取补阳还五汤之意。同时配用大黄,用量常在20g以上。《神农本草经》有言大黄“主下瘀血……推陈致新”《日华子本草》载:”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对畸形严重、血瘀明显者,可加用药对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及乳香、没药等,以通利血脉,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亦表

7、明,川茸、当归、莪术等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渗出,并可调节免疫功能。2.3燥湿化痰散结逐饮湿邪是痹证发病中的重要一环,其性重浊、黏滞,在痹可见局部关节肿胀畸形,漫无边际,按之或柔软或有硬结,舌苔腻,脉弦滑。于此,制半夏、南星、关白附子是常用药。由于湿邪贯穿于病程的始终,故此类药物可在疾病初起即尝试应用,正所谓“客邪贵乎早逐”,期获良效。对于有皮下硬结者,也就是类风湿结节多用海藻、昆布、牡蛎、鳖甲软坚散结。痰、湿、饮之邪,分之则三,实则一也。宋师指岀痰、湿、饮三邪常相互转化,光燥湿化痰难以尽除,还需配合蟻蚌、蟋蟀,甚则商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