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

ID:46683275

大小:57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6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_第1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_第2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_第3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_第4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数学系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尽量用简单的数学工具)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估计)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

2、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重复计算应用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数学建模思路2论文标题摘要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基本假设定义符号说明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结果分析模型的评价与改进参考文献附件关键词论文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注: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为单独的第1页;第2页开始为正文,原则上应该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模型的评价与改进及参考文献;若需写短文的则另起一页附在最后。3问题重述在保持原题主体思想不变下,可以自己组织词句对问题进行描述,主要数据可以直接复制,对所提出的问题部分基本原样复制。篇幅建议不要超过一页。大部

3、分文字提炼自原题。原封不动照写一遍问题分析主要是表达对题目的理解,特别是对附件的数据进行必要分析、描述(一般都有数据附件),这是需要提到分析数据的方法、理由。如果有多个小问题,可以对每个小问题进行分别分析。问题1的分析对问题1研究的意义的分析。问题1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学方法的分析。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对问题1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然后将建立一个。。。。。。。的模型II,。。。。。。。。。。对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问题2的分析对问题2研究的意义的分析。

4、问题2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学方法的分析。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对问题2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然后将建立一个。。。。。。。的模型II,。。。。。。。。。。对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模型假设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3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4假设要切合题意4模型假设假设要合理,在建模时会用到,不要罗列大量无关紧要的假设。有用的假设主要包括两种:与问题相关的特别信息缺乏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因此必须做出假设,才能继续。另外就是

5、为了应用你熟悉的数学或为了避免在给定的时间不能完成你的模型而简化问题的细节所作出的简化假设,合理假设的作用:简化问题,明确问题,限定模型的适用范围5定义与符号说明尽可能借鉴参考书上通常采用的符号,不宜自己乱定义符号,对于改进的一些模型,符号可以适当自己修正(下标、上标、参数等可以变,主符号最好与经典模型符号靠近)。对文章自己创新的名词需要特别解释。其他符号要进行说明,注意罗列要工整。如“~第种疗法的第项指标值”等,注意格式统一,不要出现零乱或前后不一致现象,关键是容易看懂。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一部分:准备工作数据的处理1、。。。。。。数据全部缺失,不予考虑。2

6、、对数据测试的特点,如,周期等进行分析。3、。。。。。。数据残缺,根据数据挖掘等理论根据。。。。。变化趋势进行补充。4、对数据特点(后面将会用到的特征)进行提取。预测的准备工作根据数据特点,对总体和个体的特点进行比较,以表格或图示方式显示。第三部分:问题2的模型第二部分:问题1的模型第四部分:问题3的模型第一部分:准备工作6(一)模型I(。。。。。。的模型)1.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2.模型I的建立和求解1)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2)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用拟合等方法)确定出

7、模型中的参数。3)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4)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3.模型I的数值模拟将模型I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差进行数据分析。(二)模型II(。。。。。。的模型)1.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2.模型II的建立和求解1)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2)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通过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3)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4)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3.模型II的数值模拟将模型II进行数值计算,并与

8、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